卷二 分治部上(癰疽) 腎髒風瘡

類別︰子部 作者︰清•祁坤 書名︰外科大成

    腎髒風瘡。即腎囊風也。以其久之則有耳鳴、目癢、鼻赤、齒浮、手叉白色等癥。及上攻下注。遍體生瘡。宜三因四生散。

    三因四生散 戴院使雲。前癥因精氣不調。襲風所致。

    白附子 白蒺藜(炒去刺) 黃 (蜜炙) 羌活(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鹽、酒送下。或用豬腰子剖開。摻藥加鹽。煨熟食之。

    婦人血風瘡。亦驗。

    青莧膏 治前癥。並婦人臍下連二陰生瘡。狀如馬刀。痛出黃汁。食減身浮。二便澀滯。由中下二焦風熱所致。若熱氣不出。當作內痔腸癰。

    馬齒莧四兩。研爛。入青黛一兩。再研勻。涂之。稍干再換。消腫止痛退熱。立驗。內再服八正散。尤佳。


如果你對外科大成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外科大成》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