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不分部位大毒 小腸癰

類別︰子部 作者︰清•祁坤 書名︰外科大成

    小腸癰之發。必先關元穴隱痛不已。(穴在臍下三寸)初起發熱惡風。脈芤而數。腹急腫痛。大便墜。小便澀。久則腹脹下淋。轉側有水聲者。內癰成也。

    由飽食負重。或醉飽入房。或產難弩力。或暴急奔走。致令氣血壅遏。周旋失度。凝滯而成。如失治則流注關節。變為敗癥矣。

    初起小腹殷痛。儼似奔豚。小便淋澀者。薏苡仁湯加大黃下之。如已成。腹痛脹滿不食。小便淋者。薏苡仁湯主之。如腹痛重按則止。時時下膿者。毒未解也。牡丹皮湯並太乙膏主之。如下後膿多者。梅豆湯和之。如面白食少。氣血虛也。加減地黃湯。十全大補湯加丹皮、五味子補之。

    腸癰宜灸兩肘尖各百壯。艾如綠豆大。則大便下膿血。立愈。腸癰為病不可驚。驚則腸斷。凡坐臥轉側。俱宜徐緩。飲食宜少宜軟爛。大宜滋補。固其元氣。

    脈則左寸洪數。又雲。跗陽脈滑而數。知當屎膿。古為膿從臍出者不治。惟大補之亦有效者。

    一人腸癰誤治。腹脹如鼓。診其脈細數而有力。視其腹。臍下一塊光亮大熱。腹內不時腸鳴。知為癰也。令備淨桶一個入滾水半桶。蓋之听用。隨以薏苡仁湯加酒大黃三錢。徐徐服之。待腹覺痛。扶坐桶上。膿下如涌。其痛立減。隨大補之而愈。

    一人誤作脹治。致毒內攻。腹痛連陰。陰器腐爛。色敗無膿。水流臭穢。燥熱口干。不治。果歿。

    一婦腹如懷孕。疼痛不止。余用川芎、當歸、炒蒲黃、炒吳茱萸、炒五靈脂、紅花。水煎服。下血塊斗許而愈。

    牡丹皮湯 治腸癰冷癥。腹濡而痛。重按則止。時時下膿者。

    牡丹皮 桃仁泥 薏苡仁 白芷 人參 黃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各一錢) 官桂 甘草(各五分)木香(三分)

    水二鐘。煎八分。溫服。

    加味地黃湯 治腸癰潰後。淋灕不已。或精神減少。飲食無味。自汗盜汗等癥。

    熟地 山藥 山茱萸 白茯苓 丹皮 人參(等分) 黃 (倍之)

    用煨姜三片。大膠棗二個。水二鐘。煎一鐘。空心服。

    梅豆湯 治腸癰下後。膿多者。

    薏苡仁(二合) 黑豆(百粒) 烏梅(一個)

    水煎熟取湯一大鐘。入阿膠一錢。生蒲黃一錢。再煎服。

    天丁散 治腸癰內癰。已有膿者。

    皂角刺(一兩)

    酒水煎服則膿下。

    薏苡仁湯(見前內癰) 十全大補湯


如果你對外科大成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外科大成》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