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調節飲食當平胃氣論第五十三

類別︰子部 作者︰宋•陳自明 書名︰外科精要

    論曰︰《素問》雲︰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大凡瘡疽,當調脾胃。

    蓋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谷之海,主養四旁,須進飲食,以生氣血。宜用茯苓開胃散、人參內補散、內補十宣散。

    人參順氣散 治滯氣,健脾胃,進飲食。

    烏藥(一兩五錢) 白茯苓 真甦子(微炒) 人參(各一兩) 青皮 粉草(炙各五錢)白術(麩炒) 白芷(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姜棗水煎服。

    【愚按】前方因脾肺腎氣盛壅遏,宜用此以 泄之。若氣虛壅滯,必用益氣養榮湯以調補之。今之患者,多因氣血受傷,當隨癥而施之。

    茯苓開胃散 治胃氣不開,飲食不進。

    白茯苓(一兩) 粉草(炙五錢) 枳殼(麩炒黃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鹽湯調下。

    【愚按】前癥若胃氣郁滯,宜用前方。若胃氣虛弱,用四君子湯。若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若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若脾氣郁結,用歸脾湯。

    李氏曰︰胃氣弱,不進飲食,合服嘉禾散,每五兩加人參、丁香、沉香、白豆蔻各二錢。有一貴人,苦疽,用藥失序,脾虛不食。余欲用嘉禾散。或雲,內有丁、沉香,乃別服藥。不效。仍用前散,飲食頓進。

    【愚按】前癥詳見附錄用藥關鍵。


如果你對外科精要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外科精要》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