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諸熱辨例︰
傷寒熱︰手足梢冷,發熱惡寒而無汗,面色青慘而不舒,左額有青紋。
傷風熱︰手足梢微溫,自汗,面赤而光。
傷食熱︰目泡腫,右額有青紋,身熱而頭額、腹肚尤甚,夜熱晝涼,面黃,或吐痢腹疼。
驚風熱︰面色青紅,額正中有青紋,手心有汗,時作驚惕,手脈絡微動而發熱。
風熱︰身熱,倍能食,唇紅頰赤,大小便秘。
潮熱︰如水之潮,根據時而至。
變蒸熱︰身體上下而蒸熱,上氣虛驚,耳熱微汗,唇上下有白泡,狀如珠子。重者,身熱脈亂、腹痛啼叫、不能乳食、或吐 。周歲以後,無此癥也。
潮熱,發渴有時;驚熱,顛叫恍惚;夜熱;夕發且止;余熱,寒邪未盡;食熱,肚背先熱;疳熱,骨蒸盜汗;背熱,一向不止;煩熱,心躁不安;積熱,頰赤口瘡;風熱,汗出身熱;虛熱,困倦少力;客熱,來去不定;癖熱,涎嗽飲水;寒熱,發如瘧狀;血熱,辰巳時發;疹熱,耳鼻尖冷。諸熱得之,各有所歸,其間有三兩癥交互者,宜隨其輕重而治之。
諸熱為病者,宜清熱也。
大連翹飲 治小兒傷風感冒,發熱。痰壅、風熱、丹毒腫痛、頸項有核、腮赤癰癤、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咽喉疼痛、小便淋瀝、胎毒痘疹余毒、一切熱毒並治。
連翹 瞿麥 滑石 車前子 牛蒡子 赤芍 梔子 木通 當歸 防風(各四分) 柴胡 黃芩 荊芥(各一錢二分) 蟬蛻(五分) 甘草(一錢六分)
上銼,竹葉十個、燈芯十睫,水煎,不拘時溫服。風痰熱變蒸加麥冬;實熱、丹熱加大黃;胎熱、瘡疹余毒加薄荷葉;癰癤熱毒加大黃、芒硝。
五福化毒丹 治小兒壅積熱毒,唇口腫破生瘡、牙根出血、口臭頰赤、咽干煩躁、或痘疹余毒未解、或頭目身體多生瘡癤。
犀角 桔梗(去蘆) 生地黃(酒洗) 赤茯苓(去皮) 牛蒡子(微炒。各五錢) 樸硝 連翹 玄參(黑者) 粉草(各六錢) 青黛(二錢,研極細)
上為末,煉蜜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兼有驚,加朱砂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