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寸口趺陽緊脈不同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唐大烈 書名︰吳醫匯講

    詳考《傷寒論》中寸口之緊與趺陽之緊,雖同曰緊,而義自各別。蓋緊見于寸口,是客邪所致之病。脈緊見于趺陽,趺陽是胃之本脈。《平脈篇》雲︰“跌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又雲︰“跌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谷,緊者,病難治。”

    夫緊則為寒,數則為熱,既曰數,又曰緊,不幾寒熱混淆歟!盧予繇疏雲︰緊則為寒,為其嫌于無陽,蓋此寒字非寒邪之寒,針對陽字而言,乃是形容無陽意思。無陽者,無胃脕之陽也,即所雲知陰常在,絕不見陽意。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以尺脈言是腎陽,此以趺陽言是胃陽。人以胃氣為本,故診趺陽須知遲緩,診寸口當求濡弱,皆胃陽敷布之象,即《經》文“無胃氣曰死”之要旨耳。至于寸口脈浮而緊,寸口脈陰陽俱緊,此緊字以寒邪言。細參之,要自有濡弱者在,所謂“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為五髒六腑之主,脈之骨也,不得與跌陽之緊混同而論。


如果你對吳醫匯講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吳醫匯講》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