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辨嬰孩螳螂子雪口疳梅花疳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高秉鈞 書名︰瘍科心得集

    嬰孩螳螂子者,以其在母腹中時吸飲,胎火血熱,產下後或三、五朝而發,或半月或月余而發。其始起也,兩頰外堅里腫,難于吮乳。斯時即以巴豆一粒,麋香七厘,搗研和勻,作兩丸,放膏藥上,貼兩太陽、風門穴,次日即起水泡,揭開,急將銀針挑破,去其毒水即愈。此水不可令其流入眼內,若入眼,恐致損明。又法將鮮生地一兩、大黃一兩,搗爛,和入麋香二分,均作兩團,扎于兩足底涌泉穴。如三日後,仍難吮乳者,即以刀破之,割去其惡腐之物,以真京墨磨涂之自愈;亦有割傷而外頰堅腫成膿者。

    雪口疳,乃胎熱蘊蓄心脾,上蒸于口,舌上遍生白屑,如鵝之口,故又名鵝口。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哺時必多啼叫。急用月石一錢,以滾水泡半茶杯,將棉花裹箸頭上,蘸水繳淨白苔,重手出血不妨,以冰硼散吹之。如口內舌上生白斑,如梅花瓣者,即名梅花疳,治同上;煎飲用川連、大黃、銀花、鉤藤、甘草、丹皮、山梔、石斛等,或加犀角汁亦可。


如果你對瘍科心得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瘍科心得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