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補遺) 面 附方

類別︰子部 作者︰清•潘楫 書名︰醫燈續焰

    x升麻胃風湯 x 治胃風面腫,或麻木,牙緊目 。

    升麻(二錢) 白芷 當歸 葛根 蒼術(各一錢) 甘草(一錢) 柴胡 本 羌活 黃 柏草豆蔻(各三分) 麻黃(不去節,五分) 蔓荊子(二分)

    姜一片,棗一枚,水二盞,煎七分。食後服。

    x升麻順氣湯 x 治憂思飲食失節,面色黧黑,心懸氣促。

    升麻(一錢半) 干葛 防風 白芷 黃 人參(各一錢) 白芍藥(六分) 甘草 蒼術(各五分)

    水二盞,姜一片,大棗一枚,煎七分。食遠溫服。

    x犀角升麻湯 x 治陽明經絡受風熱,口唇、頰車、發鬢腫痛,及鼻額間連頭面痛。口不可開,雖能言語,有妨飲食。亦治面熱。

    犀角(七錢半) 川升麻(半兩) 防風 黃芩(各三錢半) 香白芷 白附子 川芎(各 二錢半) 羌活(三錢一字) 生甘草(一錢半)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五盞,煎至三盞半。去滓,分作三服,一日一服訖,其證必減。如髒腑有些溏不妨。足陽明,胃經也。經雲:腸胃為市。又雲: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羶五味無所不納,如市廛無所不有也。六經之中,血氣俱多,腐熟飲食之毒聚于胃,故此方以犀角為主,升麻佐之入胃經。余藥皆滌除風熱,用之有效也。

    x補胃湯 x 治胃虛脛寒,面目浮腫。亦治面寒。

    柏子仁 防風 細辛 桂心 陳皮(各一錢) 川芎 吳茱萸 人參(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水二鐘,煎七分。食遠溫服。

    x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湯加大黃 x 治咳逆倚息不得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燻其面故耳。

    x七白散 x 治面 、面垢。

    白蘞 白術 白牽牛 白附子 白芷 白芍藥 白僵蠶(各等分)

    為末。每用五錢,煎湯洗之。

    x洗面藥 x 治面生 ,或生小瘡,或生 痤,粉刺,皮膚瘙癢,面垢。

    皂角(三斤) 升麻(八兩) 楮實子(五兩) 綠豆 白芨 白芷 天花粉(各一兩)

    甘松 砂仁 白丁香(各五錢) 三奈(三錢)

    上為末,糯米飯搗丸,如彈子大。量用洗面。

    x面上五色瘡方 x 用鹽湯綿浸 瘡上。日五、六度。

    x面上豆痕或斑 靨方 x 用密陀僧細末,夜以人乳汁調敷。

    x面上粉刺方 x 用不語唾涂之。或搗菟絲子汁涂。或以白礬末少許,酒調涂。(不語唾恐是平旦未言語先者。)

    x斗門方 x 治黑 令面色好。

    白僵蠶 黑牽牛 北細辛(各等分)

    為粗末,作澡豆。又去小兒胎穢。

    x指爪破面方 x 用生姜自然汁,調輕粉。敷破處。無瘢瑕。

    x又方 x 橄欖汁敷之。無痕。

    x平胃散 x 面瘡。水調平胃散涂之。

    x白附子散 x 治面上熱瘡似癬。或生赤黑斑點。

    白附子 密陀僧 白茯苓 白芷 定粉(等分)

    上為末。先用蘿卜煎湯洗面淨,後用羊乳調。至夜敷患處,次早洗去,效。

    x祛風白芷散 x 治面上風癬瘡。

    白芷(三錢) 黃連 黃柏 黃丹(各二錢) 茯苓(一錢五分) 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用油調搽癬瘡上。或加孩兒茶二錢,麝香二分,亦可。


如果你對醫燈續焰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燈續焰》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