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各癥辯認陰陽用藥法眼 胃病不食

類別︰子部 作者︰清•鄭壽全 書名︰醫法圓通

    按不食一癥,有因外邪伏而不宣,逆于胃口者;有因飲食生冷,停滯胃口者;有因七情過度,損傷胃氣者;有因陽虛者;有因陰虛者。因外邪所致而不食者,定有發熱、頭痛、身痛,與夫惡寒、惡風、惡熱、口苦、便赤、四肢酸痛等情。按定六氣節令,六經提綱病情治之,外邪去而食自進矣。因飲食生冷而致不食者,定見飽悶吞酸,胸膈脹痛等情,照溫中行氣消導之法治之,生冷去而食其進矣。因七情過度而致不食者,審其所感,或憂思、或悲衰、或恐懼、或用心勞力、或抑郁、或房勞,按其所感所傷而調之,則飲食自進矣。因陽虛者,陽衰則陰盛,陽虛二字,包括七情在內,論陽虛,是總其名也。陰主閉藏,故不食。此等病人,必無外感,飲食病情為難。法宜扶陽,扶陽二字,須按定上中下部位。陽旺陰消,而食自進矣。因陰虛者,陰虛則火旺。陰虛二字,有外感客邪,隨陽經而化為熱邪傷血,按其所感經絡治之,若系真陰虛極,則又非苦寒可用。火伏于中,其人煩熱口渴飲冷,甚有呃逆不休,咳嗽不已,反胃而食不下諸癥。輕則人參白虎,重則大小承氣之類。是瀉其亢盛之火邪,以復陰血。若由真陽虛極,不能化生真陰,陰液已枯,其人定然少神氣短,肌膚全無潤澤。若火炙然,亦常思泊潤涼物。病至此際,十少一生。苟欲挽回,只宜大甘大溫以復陽,陽回則津液自生。即苦甘化陰,甘淡養陰,皆其次也。昧者不知此中消息,妄以苦(苦原本作“若”,據文義改。)寒大涼治之,鮮不速斃。果能投治無差,則陰長陽生,而食自進矣。[眉批]飲食為人之大源,其所以能飲食之故,尤重在精氣。不食一證所因最為繁多,無論內外各病,皆能致之。此按扼定病機病情,指出治法。大具手眼,至活至妙。學者苟知精氣為飲食之本,從精氣上消息不食之故,便合欽安之法,而得不食之源,于治胃病乎何難。

    以上內外諸法俱備,學者務要下細理會,不可因其不食,而即以消食、行氣、破滯之品雜亂投之,病人莫不陰受其害。查近日市習,一見不食,便以平胃散加丑牛、檳榔、山楂、麥芽、香附、三稜、莪術之類投之。內外莫分,陰陽莫辯,誠可慨也。今特略陳大意,至于變化圓通,存乎其人。[眉批]八字要緊。又安可執一說,而謂盡括無遺。


如果你對醫法圓通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法圓通》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