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各癥辯認陰陽用藥法眼 喘證

類別︰子部 作者︰清•鄭壽全 書名︰醫法圓通

    按喘促一證,有外感風寒而致者,有太陽證誤下而致者有胃火上攻而致者,有濕痰水飲閉塞而致者,有元氣欲脫而致者。

    因風寒而致者,由風寒之邪,閉塞肺氣,肺氣發泄不暢,上壅而喘,必發熱、頭痛、身疼一段為據。如發熱而無頭疼、身疼,或見口唇青,脈勁之喘,必是元氣外越,不得即以外感風寒閉塞目之,辯認留意切不可少。法宜宣散,如麻黃湯,定喘湯,小青龍湯之類。

    因太陽誤下而致,由太陽之邪未解,既已壅塞發泄不暢,仍宜大啟其腠理,俾邪早出。醫者不明其理,見其大燒,以為火旺,妄行攻下,客邪下陷,愈不得出,壅于胸膈,呼吸錯亂,而喘證立生。法宜仍舉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湯去芍藥倍桂,或重加甘葛以舉之類。俾欲出者,仍從外出,以解透為妙也。

    因胃火上攻而致者,由胃中素有伏熱,或與外來之熱邪相協,或胃中有停滯生熱,熱甚則邪火上攻,熱逼于肺,氣無所主,呼吸錯亂,而喘證立生,必有大渴飲冷,口臭氣粗,二便不利等情。法宜攻下,如大小承氣湯,白虎湯之類。

    因痰濕水飲而致者,由太陽之氣化偶乖,中宮之轉輸失職,水濕停滯不行,久久中氣日衰,痰水日盛,漸漸上干清道,壅塞太甚,呼吸錯亂,而喘證立生。其人定見食少痰多,清水上涌,喉中不利。法宜溫中除濕,如桂苓術甘湯,理中加砂、半、茯苓之類。

    因元陽將脫而喘者,由其人陽衰陰盛已極,逼陽于外,陽氣不得下趨潛藏,陰陽兩不相接,呼吸錯亂,而喘促立生。必現面白唇青,口舌黧黑,人無生氣,全是一團純陰。此刻有大燒、汗出之,可畏。法宜回陽收納,如吳萸四逆湯加丁香、胡椒、砂仁之類。尚可十中救一二。[眉批]知非氏曰︰孟子雲,今夫厥者趨者,是氣也。又曰︰夫志,氣之帥也。又曰︰持其志,勿暴其氣,此理可通乎治喘?彼趨與厥,皆令人氣喘,以其升降紆徐之機,為作勞所迫促,然一經靜鎮而即乎?今氣之喘,不由作勞而亦迫促不舒,且非靜而能鎮,是孰使之然哉?誠有如欽安所論五因,各因皆有辯認陰陽虛實之憑據,可謂詳矣。惟元陽將脫之喘,用回陽收納之法,未免駭人。殊不知志為氣帥,持其志,勿暴其氣,正合用姜險之機宜。神機化滅,升降將息,火用不宣,水體不動,惟有用姜、附以養帥,帥如能振,氣即隨之而號令,庶幾中與,可冀此煉石補天之技,出人頭地之醫,學者視姜、附退熱為瀉火,學者視姜、附為涼藥,則更妙矣。呵呵。

    凡治喘證,切不可猛浪,先將陰陽情形審明,然後施治,切不可一味治喘,妄以甦子降氣湯,麻黃定喘湯投之。風寒可施,內傷則殆。


如果你對醫法圓通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法圓通》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