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先天要論(下) 耳論

類別︰子部 作者︰明•趙獻可 書名︰醫貫

    耳者。腎之竅。足少陰之所主。人身十二經絡中。除足太陽手厥陰。其余十經絡。皆入于耳。惟腎開竅于耳。故治耳者。以腎為主。或曰。心亦開竅于耳。何也。蓋心竅本在舌。以舌無孔竅。因寄于耳。此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爾。以五髒開于五部。分陰陽言之。在腎肝居陰。故耳目二竅。陰精主之。在心脾肺居陽。故口鼻舌三竅。陽精主之。靈樞雲。腎氣通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五髒不和。則七竅不通。故凡一經一絡有虛實之氣入于耳者。皆足以亂其聰明。而致于聾聵。此言暴病者也。若夫久聾者。于腎亦有虛實之異。左腎為陰主精。右腎為陽主氣。精不足氣有余。則聾為虛。若其人瘦而色黑。筋骨健壯。此精氣俱有余。固藏閉塞。是聾為實。乃高壽之兆也。二者皆稟所致。不須治之。又有乍聾者。經曰。不知調和七損八益之道。早衰之節也。其年未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是可畏也。其證耳聾面頰黑者。為脫精腎憊。安腎丸八味丸蓯蓉丸薯蕷丸。選而用之。若腎經虛火面赤口干痰盛內熱者。六味丸主之。此論陰虛者也。至于陽虛者。亦有耳聾。經曰。清陽出上竅。胃氣者。清氣元氣春升之氣也。同出而異名也。今人飲食勞倦。脾胃之氣一虛。不能上升。而下流于腎肝。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邪害空竅。今人耳目不明。此陽虛耳聾。須用東垣補中益氣湯主之。有能調養得所。氣血和平。則其耳聾漸輕。若不知自節。日就煩勞。即為久聾之證矣。

    又有因虛而外邪乘襲者。如傷寒邪入少陽。則耳聾脅痛之類。當各經分治之。

    又有耳痛耳鳴耳癢耳膿耳瘡。亦當從少陰正竅。分寒熱虛實而治之者多。不可專作火與外邪治。耳鳴以手按之而不鳴。或少減者。虛也。手按之而愈鳴者。實也。王節齋雲。耳鳴盛如蟬。或左或右。或時閉塞。世人多作腎虛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而為鳴。甚則閉塞矣。若其人平昔飲酒濃味。上焦素有痰火。只作清痰降火治之。大抵此證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惱怒而得。則氣上少陽之火客于耳也。若腎虛而鳴者。其鳴不甚。其人必多欲。當見勞怯等證。惟薛立齋詳分縷析。雲血虛有火。用四物加山梔柴胡。若中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若血氣俱虛。用八珍湯加柴胡。若怒便聾而或鳴者。屬肝膽經氣實。用小柴胡加芎歸山梔。虛用八珍湯加山梔。若午前甚者。陽氣實熱也。小柴胡加黃連山梔。陽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柴胡山梔。午後甚者。陰血虛也。四物加白術茯苓。若腎虛火動。或痰盛作渴者。必用地黃丸。

    耳中哄哄然。是無陰也。又液脫者。腦髓消。脛瘦。耳數鳴。宜地黃丸。

    腎虛耳中潮聲蟬聲。無休止時。妨害听聞者。當墜氣補腎。正元飲咽黑錫丹。間進安腎丸。腎髒風耳鳴。夜間睡著。如打戰鼓。更四肢抽掣痛。耳內覺風吹奇癢。宜黃 丸。腎者宗脈所聚。耳為之竅。血氣不足。宗脈乃虛。風邪乘虛。隨脈入耳。氣與之搏。故為耳鳴。先用生料五苓散。加制枳殼橘紅紫甦生姜同煎。吞青木香丸。散邪風下氣。續以芎歸飲和養之。耳中耵聹。耳鳴耳聾。內有污血。宜柴胡聰耳湯。

    其余耳痛耳癢耳腫等證。悉與薛氏論相參用之。丹鉛續錄雲。王萬里時患耳痛。魏文靖公勸以服青鹽鹿茸煎雄附為劑。且言此藥非為君虛損服之。曷不觀易之坎為耳痛。坎水藏在腎。開竅于耳。而在志為恐。恐則傷腎。故耳痛。氣陽運動常顯。血陰流行常幽。血在形。如水在天地間。故坎為血卦。是經中已著病證矣。竟餌之而悉愈。

    聖惠雲。有耳癢。一日一作。可畏。直挑剔出血稍愈。此乃腎髒虛。致浮毒上攻。未易以常法治也。宜服透冰丹。勿飲酒啖濕面雞豬之屬。能盡一月為佳。不能戒無效。


如果你對醫貫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貫》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