癇病發則僕地。悶亂無知。嚙舌吐沫。角弓反張。手足搐搦。或作六畜之聲。古有豬羊牛馬雞癇之分。以應五髒。亦可不必。風痰鼓其竅道。其氣自變。譬之弄笛者。六孔閉塞不同。而宮商各別也。脈來洪數者。癥屬于陽。宜用舒中二陳湯。後以清癇二陳湯加減調治。脈細無力者。癥屬于陰。治之難愈。宜用六君健脾湯。八味地黃丸。亦所必用也。此病痰伏心包。全要胃氣清虛。方能健運。日用飲食。只宜少進。肥甘濃味。不宜屢嘗。(按肥甘血肉均含毒質無病患食之每生脾胃痼疾而況癇癥尤要胃氣清虛庶免增痰助瘧之虞為醫者必預言之也)
舒中二陳湯
陳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杏仁 枳殼 濃樸 山梔 黃芩 玄明粉
癲癇之病。人皆責之肝風。每用天麻膽星等藥。不知食積生痰。抑遏少陽之氣。以致手足攣搐。心神昏冒。但治其食。其病即瘳。予所屢試屢驗者也。
清癇二陳湯 存以備參(此方滌痰有余痰盛者尤捷若久病正虛宜裁酌用之)
陳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天麻 膽星 栝蔞霜 枳實 石菖蒲 桔梗 麥冬 黃連 山梔
六君健脾湯 方見癲狂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