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噫

類別︰子部 作者︰明•樓英 書名︰醫學綱目

    (飽氣也,俗作噯氣)

    ﹝仲﹞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是故能噫耳。(經雲︰衛出于上焦。)上焦不歸者,噫而酢酸。(經雲︰不歸不至也。上焦之氣不至其部,則物不能傳化,故噫而酢吞。)噫屬心脾,及二陽一陰。經雲︰心為噫。又雲︰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于陽明,陽明絡屬心為噫,故曰上走心為噫也。又雲︰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欠也。

    ﹝仲﹞旋復代赭湯 治痞而噫。(方見傷寒痞門。)

    ﹝《本》﹞心下蓄積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枳殼散主之。

    枳殼 白術(各半兩) 香附(一兩) 檳榔(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不拘時候。(龐老方。)

    ﹝丹﹞宣州人,與前方證皆除,氣上築心膈,噫氣稍寬,脈之右關弱短,左關左尺長洪大而數,此肝有熱,宜瀉肝補脾。

    青皮(一錢) 白術(二錢半) 木通 甘草(二分)

    煎下保和丸十五粒,抑青丸二十粒。

    噫氣,胃中有火有痰。

    南星(制) 半夏 軟石膏 香附各等分水煎服。

    運氣 噫有三︰

    一曰,熱助心實而噫。經雲︰少陰之復,噫噦是也。

    二曰,寒攻心虛而噫。經雲︰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善噫。又雲︰太陽之復,唾出清水,及為噦噫是也。

    三曰,風攻脾虛而噫。又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腹脹善噫是也。

    針灸噫獨取脾。經雲︰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腹脹,善噫,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仲﹞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于膈上。

    ﹝《脈》﹞寸脈緊,寒之實也。寒在上焦,胸中必滿而噫。趺陽脈微而澀,微無胃氣,澀即傷脾,寒在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谷氣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虛下實,谷氣不通,為閉塞之病。趺陽脈微澀,及寸脈緊而噫者,皆屬寒。(全文見診條。)太陰中者,腹脹閉,噫氣嘔逆。

    下氣

    下氣屬心虛。經雲︰夏脈者心也,心脈不及,下為氣泄者是也。

    ﹝河﹞腸胃郁結,谷氣內發,而不能宣通于腸胃之外,故善噫而或下氣也。

    ﹝《診》﹞癲癇癆瘵,若氣下泄不止者必死。此真氣竭絕,腸胃腠理閉塞,谷氣不能宣通于腸胃之外,故從腸胃中泄出也。


如果你對醫學綱目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綱目》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