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泄瀉

類別︰子部 作者︰清•程國彭 書名︰醫學心悟

    書雲︰濕多成五瀉,瀉之屬濕也,明矣。然有濕熱,有濕寒,有食積,有脾虛,有腎虛皆能致瀉,宜分而治之。假如口渴、溺赤、下瀉腸垢,濕熱也。溺清、口和、下瀉清谷,濕寒也。胸滿痞悶、噯腐吞酸、瀉下臭穢,食積也。食少、便頻、面色 白,脾虛也。

    五更天明,根據時作瀉,腎虛也。治瀉,神術散主之。寒熱食積,隨癥加藥。脾虛者,香砂六君子湯,腎虛者,加減七神丸。凡治瀉,須利小便,然有食積未消者,正不宜利小便,必俟食積既消,然後利之斯為合法。

    神術散 (見類中)

    燥濕理脾,消積滯,為止瀉之良藥。濕熱,加連翹;濕寒加炮姜、木

    香砂六君子湯 (見類中)

    治脾虛作瀉。挾寒者,加姜、桂,甚加附子。

    加味七神丸

    止腎瀉如神。

    肉豆蔻(面裹煨) 吳茱萸(去梗、湯泡七次) 廣木香(各一兩) 補骨脂(鹽酒炒,二兩) 白術(陳土炒,四兩) 茯苓(蒸,二兩) 車前子(去殼,蒸,二兩

    大棗煎湯迭為丸。每服三錢,開水下。


如果你對醫學心悟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心悟》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