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勞
﹝虛勞提綱﹞ 氣血精神被損傷,四肢無力日頹唐,虛勞成病何由治,補助中宮是妙方。
小建中證
(方見傷寒) 里急腹疼悸衄生,四肢酸痛夢遺精,咽干口燥兼煩熱,湯用建中效乃呈。
黃 建中湯
(證附) 桂姜棗芍並飴糖,甘草黃 輔佐良,里急更兼諸不足,身虛服此得安康。
桂枝龍骨牡蠣證
(方見傷寒) 腹中弦急不能安,目眩陰頭更覺寒,亡血失精清谷下,虛芤遲脈要參觀。
桂枝龍骨牡蠣證
(方見傷寒) 脈形芤動緊微呈,女子夢交男失精,病屬虛勞何法治,安神補氣患能平。
八味腎氣證
(方見腳氣) 虛勞腰痛力難支,少腹旋驚拘急時,小便不通當速治,丸須八味用偏宜。
精遺
﹝精遺提綱﹞ 精不交神病乃生,一經遺泄總非輕,法宜暖腎安心氣,調燮陰陽患始平。
玉池湯
(證附) 芍附苓甘共桂枝,砂仁龍牡配相宜,安心暖腎兼培土,精乃交神自不遺。
秘元煎
(證同上) 術草參苓善補脾,棗仁遠志固心宜,金櫻五味兼山藥,芡實同收效更奇。
神驚
﹝神驚提綱﹞ 神不交精悸復驚,上炎膽火趁虛生,宮城煩擾心難靜,此病根原要辨明。
金鼎湯
(證見上) 桂芍疏通膽火宜,苓甘半夏善扶脾,固心龍牡須兼用,病見神驚大可醫。
氣證
﹝氣證提綱﹞ 左肝右肺要厘清,升降失宜病乃成,脾胃調和求善法,腹中積氣始能平。
達郁湯(證附) 積在臍旁左脅時,通經姜桂用偏宜,砂仁杏夏全收入,芍藥苓甘可並施。
下氣湯
(證附) 滯在胸間右肋時,苓甘五味杏仁施,惟將貝芍清邪熱,半夏陳皮降胃宜。
血證
﹝血證提綱﹞ 血行經絡出于肝,郁怒旋生便不安,閉脫病成須細辨,證分虛實熱兼寒。
破瘀湯
(證附) 血瘀不行治有方,茯苓桂草共生姜,芎歸通絡宜兼入,破用丹桃法最良。
仙露湯
(證附) 血由鼻出不循經,相火升炎金被刑,貝芍麥冬兼柏葉,杏甘五味佐尤靈。
靈雨湯
(證附) 吐血如逢下有寒,藥宜柏葉合苓丹,干姜貝夏兼甘草,虛用人參治不難。
桂枝干姜湯
(證附) 吐血因寒又有方,桂枝芍藥合干姜,茯苓半夏兼甘草,牡蠣丹皮用更良。
白茅湯
(證附) 吐血適當有熱時,茅根芍藥共丹皮,杏仁半夏宜同用,貝母苓甘要並施。
黃土湯
(證附) 阿膠白術共干姜,甘草和成黃土湯,芩地兼施涼更妙,血行大便此方良。
寧破湯
(證附) 芍藥阿膠共發灰,茯苓澤瀉喜相陪,更宜梔子兼甘草,溺血危時可挽回。
六味地黃湯
(證附) 山藥山萸共地黃,丹皮苓澤佐尤良,陰虛吐血原能治,柏葉加時效異常。
甘草干姜湯
(證附) 病屬陽虛腹有寒,旋驚吐血不能安,干姜溫里甘培土,用此回生是妙丹。
當歸補血湯
(證附) 當歸補血有專長,倍用黃 力更強,救急計窮須此藥,挽回造化是良方。
脫證
﹝脫證提綱﹞ 脾升胃降化機生,氣血根原辨濁清,倘若逆行全不化,陰陽兩脫命將傾。
烏肝湯
(證附) 精血馳行陰脫時,桂枝芍藥首烏施,參苓姜附兼甘草,用此回生取效奇。
兔髓湯
(證附) 神氣飛騰陽脫時,人參夏附可同施,元甘五味兼龍牡,力挽生機效出奇。
盜汗自汗
﹝盜汗提綱﹞ 發熱身中久不休,睡時汗出醒時收,欲知此證因何起,原屬陰虛是病由。
﹝自汗提綱﹞ 身不能安總畏寒,無分動靜汗彌漫,病原本屬陽虛得,臨證還應仔細看。
葉氏方
(證附) 人參熟地共湖蓮,五味茯神用要專,補氣再將甘草入,陰虛汗出治能痊。
參附湯
(證附) 人參助氣可回天,附子驅寒力獨專,證屬陽虛多汗出,良方服後病能痊。
芍藥甘草附子湯
(證附) 陰陽倘值並虛時,芍附清溫補法奇,甘草和中宜共享,妙方能止汗淋灕。
真武證
(方見傷寒) 腎水泛時辨要詳,汗多不止是亡陽,欲知此證須何藥,治法宜投真武湯。
不寐
﹝不寐提綱﹞ 無眠證起有多端,不外實虛熱與寒,探得病源投妙藥,一杯入口便神安。
酸棗仁湯
(證附) 知母芎 合茯苓,棗仁甘草亦通靈,神因火擾難成寐,服後安眠喚不醒。
半夏秫米湯
(證附) 長流水取要頻揚,半夏和成秫米湯,快飲一杯消厥逆,管教神入黑甜鄉。
小半夏加茯苓湯
(證附) 水氣停留病象呈,郁成濕痞逼宮城,心神煩擾難酣睡,苓夏生姜用藥精。
怔忡
﹝怔忡提綱﹞ 此證原由木郁生,上炎相火逼宮城,神魂震蕩難安謐,因水凌心病亦成。
金鼎湯(方見神驚)
小半夏加茯苓證
桂枝茯苓甘草大棗證
真武證(真武湯見傷寒) 水氣凌心辨要詳,治宜半夏合苓姜,病深桂棗兼甘茯,再重須投真武湯。
痿證
﹝痿證提綱﹞ 痿證原由腎氣生,其根專要取陽明,實虛寒熱終宜辨,潤養宗筋法可行。
虎潛丸
(證附) 足不能行何藥醫,瑣陽知柏共陳皮,羯羊虎骨兼龜板,牛膝姜歸芍地施。
加減四 丸
(證附) 病屬腎虛用鹿茸,木瓜牛膝肉蓯蓉,菟絲熟地宜增入,五味兼施法可從。
六君子加味湯
(證附) 人參二術共陳皮,柏夏苓甘紫菀施,痿證氣虛痰並盛,從知此藥總能醫。
六味丸加味方
(證附) 茯苓澤瀉共丹皮,山藥山萸熟地施,病治血虛兼火盛,再加術柏效尤奇。
當歸補血湯加味方
(證附 方見頭痛) 氣血俱虛辨要詳,足因痿 不安康,當歸補血湯堪用,竹瀝還加汁合姜。
陽痿
﹝陽痿提綱﹞ 宗筋弛懈有由生,腎冷精寒或受驚,得病根原須識定,立方對證性能呈。
贊育丹
(證附) 精寒腎冷有成方,巴戟山萸杜仲良,羊藿蓯蓉參桂附,杞歸術韭共蛇床。
桂枝龍骨牡蠣湯
(證附) 驚恐旋逢傷腎時,宗筋弛懈病情危,法宜桂芍姜甘棗,龍牡兼施取效奇。
赤白濁
﹝赤白濁提綱﹞ 濁證總由濕熱成,化生赤白色分明,陰陽虛實尤宜辨,因病立方效乃呈。
二陳加味湯
(證附) 苓甘陳夏此方嘉,二術還兼柏 加,濕熱久停成濁證,一經服後效堪夸。
萆 厘清飲
腎元不固濁遺時,萆 厘清卻可醫,益智仁兼烏藥用,石菖蒲與草梢宜。
四君子加遠志湯
(證附) 參術苓甘善補脾,再加遠志固神宜,心虛成濁偏能治,得此良方取效奇。
封髓丹
(證附) 不惟甘草佐砂仁,黃柏兼施效更神,相火燔蒸成濁證,速清濕熱法宜遵。
龍牡菟韭丸
(證附) 房勞過度濁旋成,龍牡安神並秘精,韭子菟絲宜共入,腎虛能補可回生。
遺溺
﹝遺溺提綱﹞ 膀胱遺溺腎經寒,遂使關門固閉難,脾肺或虛提不住,病因各異要參觀。
附子人參山萸肉方
(證附) 附子山萸益智仁,人參並入妙通神,腎虛遺溺偏能治,補氣回陽更助身。
補中益氣證
(方見五淋) 提攝無權責肺脾,補中益氣作湯宜,一經服後多奇效,從此其人溺不遺。
雄雞肝桂心方
肝取雄雞用法精,桂心並入制丸成,睡中尿出陽虛極,服此良方患可平。
脫肛
﹝脫肛提綱﹞ 腎脾氣陷攝無權,脫落肛門豈偶然,治要升提方有效,補中湯用病能痊。
補中益氣湯
(方見五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