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六)治肺病方 清金益氣湯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錫純 書名︰醫學衷中參西錄

    治 羸少氣,勞熱咳嗽,肺痿失音,頻吐痰涎,一切肺金虛損之病。

    生黃 (三錢) 生地黃(五錢) 知母(三錢) 粉甘草(三錢) 玄參(三錢) 沙參(三錢)川貝母(二錢去心) 牛蒡子(三錢炒搗)

    一婦人,年四十,上焦發熱,咳吐失音,所吐之痰自覺腥臭,漸漸羸瘦,其脈弦而有力。投以清火潤肺之藥,數劑不效。為制此湯,于大隊清火潤肺藥中,加生黃 一味以助元氣,數劑見輕,十余劑後,病遂全愈。

    或問︰脈既有力矣,何以復用補氣之藥?答曰︰脈之有力,有真有假。凡脈之真有力者,當于敦濃和緩中見之,此脾胃之氣壯旺,能包括諸髒也(脾胃屬土能包括金木水火諸髒腑)。其余若脈象洪而有力,多系外感之實熱。若滑而有力,多系中焦之熱痰。若弦而有力,多系肝經之偏盛,尤為有病之脈,此證之脈是也。

    蓋肺屬金、肝屬木,金病不能鎮木,故脈現弦而有力之象。此肝木橫恣,轉欲侮金之象也。凡肺痿、肺癰之病,多有脅下疼者,亦系肝木偏勝所致。

    一人,年三十余,肺中素郁痰火,又為外感拘束,頻頻咳嗽,吐痰腥臭。恐成肺癰,求為延醫。其脈浮而有力,關前兼滑。遂先用越婢湯,解其外感,咳嗽見輕,而吐痰腥臭如故。次用葶藶(生者三錢紗袋裝之)大棗(七枚擘開)湯,瀉其肺中壅滯之痰,間日一服。又用三七、川貝、粉甘草、金銀花為散,鮮地骨皮煎湯,少少送服,日三次。即用葶藶大棗湯之日,亦服一次。如此調治數日,葶藶大棗湯用過三次,痰涎頓少,亦不腥臭。繼用清金益氣湯、貝母、牛蒡子各加一錢,連服十余劑,以善其後。


如果你對醫學衷中參西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