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十八)治痢方 天水滌腸湯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錫純 書名︰醫學衷中參西錄

    治久痢不愈,腸中浸至腐爛,時時切疼,身體因病久羸弱者。

    生山藥(一兩) 滑石(一兩) 生杭芍(六錢) 潞黨參(三錢) 白頭翁(三錢) 粉甘草(二錢)

    一媼,年六十一歲,于中秋痢下赤白,服藥旋愈,旋又反復。如此數次,遷延兩月。因少腹切疼,自疑寒涼,燒磚熨之。初熨時稍覺輕,以為對證。遂日日熨之,而腹中之疼益甚。晝夜呻吟,噤口不食。所下者痢與血水相雜,且系腐敗之色。其脈至數略數,雖非洪實有力,實無寒涼之象。舌上生苔,黃而且濃。病患自謂下焦涼甚,若用熱藥溫之疼當愈。愚曰︰前此少腹切疼者,腸中欲腐爛也,今為熱磚所熨而腹疼益甚,敗血淋灕,則腸中真腐爛矣。再投以熱藥,危可翹足而待。病患亦似會悟,為制此方。因河間天水散(即六一散),原為治熱痢之妙藥,此方中重用滑石、甘草,故名之天水滌腸湯。連服四劑,疼止,痢亦見愈。減去滑石四錢,加赤石脂四錢,再服數劑,病愈十之八九。因上焦氣微不順,俾用鮮藕四兩,切細絲煎湯,頻頻飲之,數日而愈。

    此證亦痢中至險之證。而方中用黨參者,因痢久體虛,所下者又多腐敗,故于滋陰清火解毒藥中,特加黨參以助其生機。而其產于潞者,性平不熱,于痢證尤宜也。

    此證若服此湯不效,則前方之三七、鴨蛋子、金銀花亦可酌加,或加生地榆亦可。試觀生地榆為末、香油調,涂湯火傷神效,其能治腸中因熱腐爛可知也。


如果你對醫學衷中參西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