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三十二)治牙疳方 牙疳敷藤黃法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錫純 書名︰醫學衷中參西錄

    己巳春,閱滬上《福祉醫學報》載有章×之言,有誤用藤黃,治愈走馬牙疳之事,甚為奇異。茲特錄其原文于下,以供醫界之研究︰

    丁卯三月,余偕友數人,偶至仁溏觀優。有潘氏子,年四歲,患走馬牙疳,起才三日,牙齦腐化,門牙已脫數枚,下唇已潰穿,其勢甚劇。問尚有可救之理否?詢其由,則在發麻之後。實為邪熱入胃,毒火猖狂,一發難遏,證情危險。告以只有白馬乳涼飲,並不時洗之,涂以人中白,內服大劑白虎湯,或有可救。但勢已穿唇,效否不敢必耳。因書生石膏、生知母、生打寒水石、象貝等為方與之。其時同游者,有老醫倪××,因謂之曰,牛黃研末,外摻腐爛之處,亦或可治。遂彼此各散。後數日,則此兒竟已痊愈,但下唇缺不能完。因詢其用何物療治,乃得速效若斯,則曰,用倪××說,急購藤黃屑而摻之,果然一摻腐勢即定,血水不流,漸以結靨落痂,只三日耳。內服石膏等一方,亦僅三服。此兒獲愈,因其無識,誤听牛黃為藤黃。然以此一誤,而竟治愈極重之危證。開藥學中從古未有之實驗,胡可以不志也。嘗考李氏《本草綱目》,蔓草中曾載藤黃,而功用甚略。至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言之甚詳。雖曰有毒,而可為內服之品,且引《粵志》謂,其性最寒,可治眼疾,味酸澀,治癰腫,止血化毒,斂金瘡,能除蟲,同麻油、白蠟熬膏,敷金瘡、湯火等傷,止疼收口,其效如神。而其束瘡消毒之用又甚多,可知此藥,竟是外科中絕妙良藥。而世多不知用者,誤于李氏《海藥本草》有毒之兩字。而張石頑更以能治蛀齒,點之即落,而附會為毒,損骨傷腎,于是畏之甚于蛇蠍,實不知石頑不可信。今之畫家,常以入口,雖曰與花青並用,可解其毒,余以為亦理想之談耳。既曰性寒,毒于何有?然後知能愈牙疳,正是寒涼作用。且其味酸澀,止血、止疼、收口、除蟲皆其能治牙疳之切實發明也。

    按︰走馬牙疳之原因,有內傷外感之殊。得于由內傷者輕而緩,由外感者重而急。此幼童得于麻疹之後,其胃中蘊有瘟毒上攻,是以三日之間,即腐爛如此。幸內服石膏、寒水石,外敷藤黃,內外夾攻,皆中要肯,是以其毒易消,結痂亦在三日內也。若當牙疳初起之時,但能用藥消其內蘊之毒熱,即外不敷藥,亦可治愈。

    曾治天津于氏幼童,年六七歲,身出麻疹,旬日之外熱不退,牙齦微見腐爛。其家人懼甚,恐成走馬牙疳,延愚診視。脈象有力而微弦,知毒熱雖實,因病久者,氣分有傷也。問其大便,三日未行。遂投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方中生石膏用三兩,野黨參用四錢,又加連翹數錢,以托疹毒外出。煎湯三茶盅,俾分三次溫飲下。又用羚羊角一錢,煎水一大茶盅,分數次當茶飲之,盡劑熱退而病愈。牙齦腐爛之處,亦遂自愈。


如果你對醫學衷中參西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