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十一)大小便病門 小便白濁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錫純 書名︰醫學衷中參西錄

    天津李××,年二十六歲,得小便白濁證。

    病因 于季秋乘大車還家,中途遇雨,衣服盡濕,夜宿店中,又披衣至庭中小便,為寒風所襲,遂得白濁之證。

    證候 尿道中恆發刺癢,每小便完時有類精髓流出數滴。今已三閱月,屢次服藥無效,頗覺身體衰弱,精神短少,其脈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無力。

    診斷 《內經》謂腎主蟄藏,肝主疏泄,又謂風氣通于肝,又謂肝行腎之氣。此證因風寒內襲入肝,肝得風助,其疏泄之力愈大,故當小便時,肝為腎行氣過于疏泄,遂致腎髒失其蟄藏之用,尿出而精亦隨之出矣。其左脈弦硬者,肝脈挾風之象,其右脈浮而無力者,因病久而氣血虛弱也。其尿道恆發刺癢者,尤顯為風襲之明征也。此宜散其肝風,固其腎氣,而更輔以培補氣血之品。

    處方 生箭 (五錢) 淨萸肉(五錢) 生懷山藥(五錢) 生龍骨(五錢搗碎)生牡蠣(五錢搗碎) 生杭芍(四錢) 桂枝尖(三錢) 生懷地黃(三錢) 甘草(錢半)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方解 方中以黃 為主者,因《神農本草經》原謂黃 主大風,是以風之入髒者,黃 能逐之外出,且其性善補氣,氣盛自無滑脫之病也。桂枝亦逐風要藥,因其性善平肝,故尤善逐肝家之風,與黃 相助為理則逐風之力愈大也。用萸肉、龍骨、牡蠣者,以其皆為收斂之品,又皆善收斂正氣而不斂邪氣,能助腎髒之蟄藏而無礙肝風之消散,藥物解中論之詳矣。用山藥者,以其能固攝下焦氣化,與萸肉同為腎氣丸中要品,自能保合腎氣不使虛瀉也。用芍藥、地黃者,欲以調劑黃 、桂枝之熱,而芍藥又善平肝,地黃又善補腎,古方腎氣丸以干地黃為主藥,即今之生地黃也。用甘草者,取其能緩肝之急,即能緩其過于疏泄之力也。

    效果 將藥連服三劑,病即全愈,因即原方去桂枝以熟地易生地,俾再服數劑以善其後。


如果你對醫學衷中參西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