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十五)溫病門 溫病兼虛熱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錫純 書名︰醫學衷中參西錄

    邑城東劉氏女,年十五歲,于季春患溫病久不愈。

    病因 因天氣漸熱,猶勤紡織,勞力之余出外乘涼,有汗被風遂成溫病。

    證候 初得周身發熱,原宜辛涼解肌,醫者竟用熱藥發之,汗未出而熱益甚,心中亦熱而且渴。此時若用大劑白虎加人參湯清之,病亦可愈,而又小心不敢用。惟些些投以涼潤小劑,遷延二十余日,外感之熱似漸退。然午前稍輕而午後則仍然灼熱,且多日不能飲食,形體異常清瘦。左脈弦細無根,右部關脈稍實,一息六至。舌苔薄而微黃,毫無津液。大便四五日一行,頗干燥。

    診斷 此因病久耗陰,陰虛生熱,又兼外感之熱留滯于陽明之府未盡消也。當以清外感之熱為主,而以滋補真陰之藥輔之。

    處方 生石膏(一兩搗細) 野黨參(三錢) 生懷地黃(一兩) 生懷山藥(一兩)生杭芍(四錢) 滑石(三錢) 甘草(三錢)

    共煎湯一大盅,分兩次溫服下。

    復診 將藥煎服兩劑後,外感之熱已退,右關脈已平和,惟過午猶微發熱,此其陰分猶虛也。當再滋補其陰分。

    處方 玄參(一兩) 生懷山藥(一兩) 甘枸杞(五錢大者) 生杭芍(五錢)滑石(二錢) 熟地黃(一兩) 生雞內金(一錢黃色的搗) 甘草(二錢)

    共煎一大盅,分兩次溫服。

    效果 日服藥一劑,連服三日,灼熱全愈。

    幫助 按此方于大隊滋陰藥中猶少加滑石者,恐外感之熱邪未盡,引之自小便出也。愚凡治外感之熱兼有虛熱者,恆生山藥與滑石並用,瀉熱補虛一舉兩得。至上有外感燥熱而下焦復滑瀉者,用之以清熱止瀉(宜各用一兩),尤屢次奏效。二藥相伍,原有化合之妙用,若再加芍藥、甘草,即拙擬之滋陰清燥湯,可參觀也。


如果你對醫學衷中參西錄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