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四、自汗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鞠通 書名︰醫醫病書

    自汗不止,今人悉用黃 、浮麥,其他法概不知之。按傷寒漏汗,治以桂枝加附子湯;中風自汗,治以桂枝湯;風溫自汗,治以辛涼,佐以苦甘,如桑葉、連翹之類;中暑自汗,治以白虎,狂汗不止,脈芤者,加人參,亦有用生脈散處;陽虛自汗,輕則用人參、黃苠.重則用桂、附、術、甘;肺虛自汗,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桑葉之類;心虛自汗,用秋小麥、人參、柏子仁、龜板之類,重者用龍骨牡蠣救逆湯;按小麥備四時之氣.種于秋而成于夏.故走心經。種于秋,得秋金收斂之氣。初生之皮.純得秋金之氣。以秋小麥洗淨,藥煎半熟後入小麥,則皮之味恆多。重在用皮收斂,亦取其成在夏而入心也。古時用法如此,今人皆用浮小麥。按浮小麥有二種︰一則生時未曾結實,自己得氣不足.焉能治人?一則入倉以後,濕熱生蟲,有病之物,又烏可以治人之病哉?陰虛不受陽納自汗即盜汗,治以介屬潛陽,大固腎氣;濕家、燥家自汗,均以護陽為主;痰飲咳嗽自汗,即用發汗之麻黃,單用其根.以收太陽歸縮之氣。諸如此類,隨癥而施,可以類推。


如果你對醫醫病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醫病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