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三十七卷 狐惑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謙 書名︰醫宗金鑒

    45。古名狐惑近名疳,狐蝕肛陰惑唇咽,病後余毒斑疹後,癖疾痢後也同然,面眥赤白黑不一,目不能閉喜貪眠,潮熱聲啞腐穢氣,能食堪藥治多全。

    【注】狐惑,牙疳、下疳等瘡之古名也,近時惟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蝕爛肛陰;牙疳即惑也,蝕咽腐齦,脫牙穿腮破唇。毒因傷寒病後,余毒與濕??之為害也。或生斑疹之後,或生癖疾下痢之後,其為患亦同也。其證則面色目眥或赤或白或黑,時時不一,喜睡目不能閉,潮熱聲啞,腐爛之處,穢氣燻人。若胃壯能食,堪受攻病重藥,或病之勢緩,治多全也。


如果你對醫宗金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宗金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