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心法要訣 自汗盜汗總括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謙 書名︰醫宗金鑒

    1。自汗表陽虛惡冷,陽實蒸熱汗津津,盜汗陰虛分心腎,心虛不固火傷陰。

    【注】無因汗出,謂之自汗。自汗謂表陽虛,汗出則惡寒冷,宜用後方。若蒸蒸發熱,汗出不惡寒,則為里陽實,宜以調胃承氣湯下之。

    睡則出,覺則汗止,謂之盜汗。盜汗為陰虛,當分心虛不固,心火傷陰也。

    黃耆六一湯 玉屏風散 黃耆建中湯

    2。自汗表虛黃耆草,玉屏風散術耆防,氣虛加參陽虛附,血虛黃耆建中湯。

    【注】黃耆六一湯,即黃耆六錢,甘草一錢也。玉屏風散,即黃耆,白術,防風也。二方皆治表虛自汗,若氣虛加人參,陽虛加附子可也。若不惡寒不氣少,則為血虛,不可用參,附,宜黃耆建中湯,即小建中湯加黃耆也。方在傷寒門。

    當歸六黃湯 酸棗仁湯

    3。盜汗心火下傷陰,歸耆二地柏連芩,心虛酸棗芍歸地,知柏苓耆五味參。

    【注】當歸六黃湯,治心火傷陰盜汗,即當歸,黃芩,黃連,黃柏,生熟地黃也。酸棗仁湯,治心虛不固盜汗,即酸棗仁,當歸,白芍,生地,知母,黃柏,茯苓,黃耆,五味子,人參也。


如果你對醫宗金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宗金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