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卷上 \ 眼部 針眼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謙 書名︰醫宗金鑒

    【方歌】針眼眼睫豆粒形,輕者洗消膿不成,甚則赤痛膿針愈,砍後風侵浮腫生。

    【注】此證生于眼皮毛睫間,由脾經風熱而成,形如豆粒有尖。初起輕者宜用如意金黃散,鹽湯沖洗,膿不成即消矣。風熱甚者,色赤多痛,洗之不消,膿已成也,候熟針之,貼黃連膏。亦有破後邪風侵入瘡口,令人頭面浮腫、目赤澀痛者,外仍洗之,內服芎皮散即愈。

    方劑︰芎皮散

    組成︰川芎(二兩)青皮(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菊花湯調服。外以桔礬末,雞子清調敷腫處。又用南星末,同生地黃搗膏,貼太陽穴自消。

    【方歌】芎皮散內用川芎,青皮減半用最靈,為末菊花湯調服,醫治針眼自成功。

    又方︰如意金黃散(見腫瘍門)

    黃連膏(見鼻部鼻瘡內)


如果你對醫宗金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宗金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