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卷下 \ 脛部 內踝疽、外踝疽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謙 書名︰醫宗金鑒

    【方歌】內外踝疽濕寒成,血澀氣滯阻于經,三陽外側三陰里,初用宣通蒜灸靈。

    【注】此二證生兩足踝近腕之處,在內踝者名走緩,又名鞋帶疽;在外踝者名腳拐毒。著內踝骨,屬三陰經脈絡也;外踝骨,屬三陽經脈絡也。俱由濕寒下注,血澀氣阻而成。其堅硬漫腫,皮色不變,時時隱痛,難于行立者,初服瘡科流氣飲加牛膝、木瓜、防己以宣通之,外用蒜片灸法以消之。發三陰經者,服內托黃耆湯;發三陽經者,服內托羌活湯。若虛弱將欲作膿,跳痛無時者,俱服十全大補湯,外敷烏龍膏。其腫潰治法,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方劑︰瘡科流氣飲(見背部附骨疽)

    內托黃耆湯(見股部附骨疽)

    內托羌活湯(見臀部上馬癰)

    十全大補湯(見潰瘍門)

    烏龍膏(見腫瘍門)


如果你對醫宗金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宗金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