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翳者,風充入腦,積熱肝膈,發歇疼痛,失于調治,日久累積,血凝不散,結成白翳,遮瞞瞳仁,如玉色相似,立名玉翳浮瞞。如此之狀,有進有退,有紅有淚,發歇未定。治法︰用陰三陽二藥吹點一次,眼淚帶藥汪汪流出,如此之狀,其翳膜必能漸漸收卷,渾如磨鏡,塵埃去盡,明必復矣,若發年久,無進無退,不紅不痛,縱有丹藥之驗,刀針之利,終無措手之處,撥雲墜翳,服藥之聖,功效不能施為,縱然公侯王孫,若受此疾,為廢人矣,雖有千金之貴,天下之良醫,莫能出其手也。
玉翳浮瞞圖(圖缺)
問曰︰人之患眼翳如玉色遮瞞烏楮者何也?答曰︰此同肝風攻充入腦,積熱在于肝膈之間,久乃腎虛,致眼中常發熱或赤痛,初則紅腫赤脈穿楮,漸漸生白翳膜,初起時如碎米,久則成片遮瞞烏楮,凝結如玉色,名曰玉翳遮楮。治之宜服瀉肝散、明目菊花散、通明補腎丸。
瀉肝散 治胃中熱。
歸尾 大黃 黃芩 知母 桔梗 茺蔚子 芒硝 車前子 防風 赤芍藥 梔子 連翹 薄荷
上各等分。每服六錢,水煎服。
明目菊花散
菊花 車前子 熟地黃 木賊 密蒙花 薄荷 連翹 白蒺藜 防風 荊芥穗 甘草
各等分,水煎服。
通明補腎丸
楮實子 五味子 枸杞子(各一兩) 人參 菟絲子 肉蓯蓉 菊花 熟地黃 當歸 牛膝 知母 黃柏 青鹽(各一兩)
上煉蜜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