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瀉痢兼目疾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顧錫 書名︰銀海指南

    瀉痢乃脾胃之疾,六氣中除燥氣外,皆能為瀉。然傷于寒濕者為多,其邪從經絡而入,犯及中土,所以治瀉以補脾為君,除邪為輔。若中氣下陷,泄瀉無常者,宜補中歸脾主之,乃正治也。五更腎瀉,古人皆用四神丸,未必皆驗,蓋因濕傷水髒故也,當用金匱澤瀉湯,加姜桂五味萆 之類,往往獲效。又有肝腎大虛,命門火衰,不能蒸化糟粕而時見泄瀉者,宜附子理中湯,或右歸丸加紫石英粟殼之類,以固斂之。痢疾多患于夏秋之間,當初起正值暑濕全盛時,用通利之劑即愈。蓋積滯亦是腸中津液,氣不統運,變為敗垢,調其氣則失統之敗垢自下,未傷之津液亦安。近世執痛隨利減之說,概用通利,久痢虛痢則危矣。郭友三治一人,陰虛發熱,下痢不食,用豬苓湯、阿膠黃連湯而痊,可謂善悟。瀉癥若兼目疾,卻不可過用祛風利濕,惟宜健脾,如異功散之類,隨癥加減。痢癥若兼目疾,宜行血調氣,如香甦平胃四物,或佐香連丸、清寧丸皆可。若瀉痢久而目生翳障者,乃陰分受傷也,法宜滋陰,甘草阿膠,可隨癥加入。總之津液下泄,不能上承于目,延久必有翳膜之患,當去其宿積,固其腸胃,標本兼施,瀉痢得止,則目患自除矣。


如果你對銀海指南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銀海指南》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