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五疳兼目疾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顧錫 書名︰銀海指南

    小兒五疳者,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腎疳也。其說創于錢氏,皆因髒腑柔弱,氣血未充,或病後失調,或飲食饑飽,致傷脾胃而成疳癥。津液內亡,虛火妄動,傷于何髒,發為何病,形癥各殊。肝疳者,一名風疳,白膜遮楮,瀉血而瘦。心疳者,兩 紅障,面黃頰赤。脾疳者,一名肥疳,上胞腫脹,腹大嗜甘。肺疳者,一名氣疳,白珠縐翳,喘嗽氣促。腎疳者,一名骨疳,瞳神凹凸,喜臥濕地。五髒治法繁多,不能概述,大要不離乎補脾健運,則清濁自分,中土有權,生機日盛,以異功散為君,隨癥加減。如枸杞白芍以補肝,山藥阿膠以補肺,歸身棗仁以補心,黃 紅棗以補脾,熟地菟絲以補腎,使脾胃稍旺,陰血漸充,繼進地黃湯,以養陰收功,豈非善治?夫疳者,干也,皆由內熱燻蒸,消爍津液。然不可因其熱而用苦寒之藥,再困脾陽,重傷胃氣。世俗呼為疳積,謂疳必兼積,概用消導,不知疳乃虛癥,補之尚恐不及,而妄行攻伐,安有愈期乎。又有蟲疳者,其蟲如絲,出于頭項腹背之間,黃白赤者易治,青黑者難治。蛔疳者,眉縐多啼,嘔吐清沫。脊疳者,拍背有聲,脊骨如龜。腦疳者,頭皮光急,腦熱如火。其癥雖多,不出于五髒,宜以前法治之。然五疳之中,心腎二疳甚少,肝脾肺三疳常常有之。蟲疳者,余亦屢見也。姑舉其要,以備後學人留意焉。


如果你對銀海指南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銀海指南》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