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虛損治法 補虛損壯筋骨之劑

類別︰子部 作者︰元明•徐彥純 書名︰玉機微義

    金匱崔氏八味丸治腎虛氣乏下元冷憊腹臍疼痛夜多旋溺腳膝緩弱肢體倦怠面皮痿黃或黧 黑及虛勞不足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並宜服之 前腎氣丸加桂心(一兩) 附子(炮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五七十丸溫酒送下鹽湯亦得空心食前婦人淡醋湯下 局方西川石刻安腎丸治真氣虛憊腳膝弱緩夜夢遺積小便滑數而清 青鹽(四兩) 鹿茸(炙) 柏子仁(淨) 石斛 附子 川烏(炮) 巴戟(去心) 肉桂 菟 絲子 蓯蓉 韭子 葫蘆巴 杜仲 破故紙(炒) 石棗 遠志 赤石脂 茯苓 茯神 茴香(炒 各一兩) 蒼術 川楝 川椒 山藥(各四兩) 上為末山藥酒糊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空心鹽湯下 無比山藥丸治諸虛百損五勞七傷肌體消瘦膚燥脈弱 赤石脂 茯神(各一兩) 山藥(三兩) 蓯蓉(四兩酒浸) 巴戟 牛膝(酒浸) 澤瀉 山 茱萸肉(各一兩) 五味子(二兩) 杜仲 菟絲子 熟地黃(各三兩) 上石臼內杵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楊氏還少丹大補真氣虛損肌體瘦弱 肉蓯蓉 遠志 茴香 巴戟 山藥 枸杞子 熟地黃 石菖蒲 山茱萸 牛膝 杜仲 楮實子 五味子 白茯苓 上石臼內搗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機要牛膝丸治腎肝損骨痿不能起于床宜益精筋緩不能自收持宜緩中此丸主之 牛膝(酒浸) 萆 杜仲(炒) 蓯蓉(酒浸) 菟絲子 防風 葫蘆巴(炒) 桂(減半) 補骨脂 沙苑蒺藜 上等分為細末酒煮豬腰子為丸每五七十丸空心溫酒下 按此用防風以升發肝氣非補肝也 地黃丸治陽盛陰虛肝腎不足房室虛損形瘦無力面多青黃而無常色宜此養榮血腎氣 蒼術(泔浸) 熟地黃(各一斤) 干姜(春七錢夏半兩秋七錢冬一兩) 上石臼杵為末蒸棗肉為丸桐子大每五七十丸至百丸諸飲下若加五味子為腎氣丸述類像形 神品藥也 按以上諸方少陰例藥也蓋謂腎為真水有補無瀉故古人立腎氣丸法後世俗因之以補陽然陽 虛者亦有之但不可例為常補爾 謹按虛損之證其源雖多莫不因胃氣元氣不足致氣虛血虛陰陽俱虛或房勞精竭榮衛弱而腑 髒 氣痿不能輸養為疲極甚者變為勞瘵之疾但世俗處治昧此病機源委例用香燥或金石之劑往往誤 人惟有宋錢仲陽建五髒虛方迥出前人之論我丹溪先生發揮局方之失示用補端緒言東垣所謂飲 食勞倦內傷元氣則胃脕之陽不能升舉並心肺之氣陷入于中焦而用補中益氣治之此實前人之所 無也然天不足于西北地不滿于東南天陽而地陰西北之人陽氣易降東南之人陰氣易升苟不知此 而徒取其法則于氣之降者固可以獲效而于氣之升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意此不可恃為 通行之法雲人之虛者多是陰不足邵子謂天地自相根據附天根據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人 之形質有涯者也天癸絕後則形衰矣苟不益陰以內守則陽亦無得以發揚為健運之能是天失所根據 也而為飄散飛蕩如喪家之狗耳陽既飄散則地愈失所附也形氣不相根據附則死矣人其補養殘衰傷 朽之質又何雲哉斯論虛衰與東垣制法雖證不同實本乎內經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之 旨蓋謂人之壽夭比之經論南北二方亦自微甚不等升陽之例當為活法滋陰之劑義亦是焉必求的 在之虛合病機而行其法如此與世俗不明造化之理概用溫補者天地懸隔故于諸書補劑而不詳錄 學人審是則思過半矣


如果你對玉機微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玉機微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