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婦人治法 通經之劑

類別︰子部 作者︰元明•徐彥純 書名︰玉機微義

    良方通經丸治婦人室女經候不通臍腹疼痛或成血瘕 川椒(炒) 蓬術 干漆(炒) 當歸(一錢半) 青皮 干姜 大黃 桃仁(炒) 川烏 桂 心(各一錢) 上為末將一半用米醋熬成膏和余藥成劑臼中杵之丸如梧子大陰干每三五十丸醋湯下 嚴氏方無川烏有紅花 加味四物湯(嚴氏名六合湯)治婦室經事不行腹中結塊疼痛腰痛 本方加桂蓬術(各等分) 上 咀每四錢水煎服 紅花當歸散治婦人血髒虛竭或積瘀血經候不行時作腹痛腰胯重疼小腹堅硬及室女經不通 紅花 當歸尾 紫葳 牛膝 甘草 甦木(銼各三兩) 白芷 桂心(各一兩半) 赤芍( 九兩) 劉寄奴(五兩) 上為細末空心熱酒調三錢一名凌霄花散 桂枝桃仁湯治經不通繞臍寒疝痛其脈沉緊此由寒客于血室血凝不行 桂枝 芍藥 生地黃(各二兩) 桃仁(五十個) 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入姜棗 地黃通經丸治經不行結積成塊臍下如覆杯 熟地黃(三兩) 虻蟲(去頭足炒) 水蛭(糯米炒) 桃仁(各五十個)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溫酒下五丸未知加至七丸 嚴氏琥珀散治婦人室女月事凝滯腹脅脹痛及血逆攻心眩暈不省 劉奇奴 牡丹皮 熟地黃 玄胡索 烏藥 赤芍 莪術 三稜 當歸 桂心(各一兩) 上用前五味用烏豆一升生姜半斤切片米醋四升同煮豆爛為度焙干入後五味同為細末每服 二錢用溫酒調服空心食前 戴人玉燭散治經候不通腹脹或痛 四物湯對調胃承氣湯 上 咀水煎服 按以上諸方並出厥陰例藥也然有本于氣虛氣郁血虛痰積等因不同宜于前調經理氣諸方內 選用治崩漏之劑 生地黃散治經漏下血脈虛洪經水紫黑 方見血證門 簡易黃芩湯治崩中下血陽乘陰經水沸溢 黃芩 不以多少 上為末每一二錢燒秤錘淬酒調下 按此二方治熱之劑也 一法用此味治天癸當住每月卻行或過多不止出瑞竹堂方名芩心丸 伏龍肝散治氣血勞傷沖任經虛血非時崩下臍腹冷痛脈遲弱食少或赤白帶下 伏龍肝 赤石脂 麥門冬(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川芎(三兩) 當歸 干姜(七錢半) 桂(半兩) 艾葉(三兩) 熟地黃(二兩) 上件為粗末每四錢入棗煎 按此治寒例藥補血固虛之劑也 備金散治婦室血崩不止 香附子(四兩炒) 當歸尾(一兩二錢) 五靈脂(一兩炒) 上為末每五錢淡醋湯調空心食前服一方只用香附一味 澹寮茯苓補心湯治婦人亡血過多或氣逆心悶 四物湯(一分半) 參甦飲(三分) 上 咀入姜煎 按以上方理氣補榮之劑也 良方縮砂散治血崩 新縮砂不以多少瓦上炒香為細末米飲調下三錢 五靈脂散治血山崩不止 靈脂十兩水煎去滓澄清再煎成膏入神曲二兩和丸如梧子大每三二十丸溫酒下 荊芥散治崩中不止 用此一味于麻油燈上燒焦為末每三錢童便調下 瑞竹堂方蒲黃散治崩中不能止 破故紙 蒲黃 千古鍛石(各等分炒過) 上為末每二三錢淡酒或淡醋湯調下 按以上諸方皆劫劑也 東垣升麻除濕湯治婦人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失節或 勞傷形體或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食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皆脾土受邪也 柴胡 羌活 蒼術 黃 (各一錢半) 防風 甘草(炙) 升麻 本(各一錢) 蔓荊子 (七分) 獨活 當歸(各半錢) 上 咀作一服水煎食前服 涼血地黃湯治婦人血崩是腎水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黃(半錢) 黃連 羌活 柴胡 防風(各二分) 黃柏 知母 升麻 本 細辛 川芎(各二分) 甘草(一錢) 荊芥穗 蔓荊子 黃芩(各一分) 當歸(半錢) 紅花(少許) 上 咀作一服水煎 按以上二方升劑也經漏不止氣血下陷非此不能治 當歸芍藥湯治婦人經脈漏下不止其色鮮紅或先因勞役脾胃虛損氣短氣逆自汗不止身熱食 懶大便或泄體倦無力 黃 (一錢半) 白術 蒼術 當歸身 白芍(各一錢) 熟地黃(半錢) 甘草(炙) 生地 黃(各三分) 陳皮(半錢) 柴胡(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煎 按此補劑也 治帶下之劑 千金方治帶下脈數者 枸杞根(一兩) 生地黃(五錢) 上二味酒煮一升至三合作一服 按此治熱例藥也 元戎六合湯治婦人赤白帶下脈沉微腹痛或陰中痛 四物湯(四兩) 桂 附子(炒五錢) 上 咀每五錢水煎食前服 按此治寒之劑也 宣明導水丸治濕熱郁于下焦之分赤白帶下不止躁熱煩渴 方見濕門 按此治濕熱之藥下劑也 嚴氏當歸煎丸治赤白帶下腹內疼痛不飲食羸瘦 當歸 赤芍(炒) 牡蠣( ) 熟地黃 阿膠(炒) 白芍(炒) 續斷(酒浸各一兩) 地榆 (五錢) 上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按此治血虛之劑潤燥藥也 良方白芷散治赤白帶下 白芷(一兩) 海螵蛸(二個燒) 胎發(一團 ) 上為細末空心溫酒調下二錢 伏龍肝散治婦人赤白帶下久患不瘥肌瘦黃瘁多困乏力 棕櫚(不以多少燒灰火然急以盆蓋蔭) 伏龍肝(于鍋灶直下取炒令煙盡) 屋梁上塵(懸 長者如無灶頭虛空中有炒令煙盡) 上三味等分碾和令停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每服二錢溫酒調下淡醋湯亦可患十年者半月可安 按以上方皆劫劑也 益母草散治赤白惡露下不止 益母草開花時采陰干為細末空心溫酒調二錢日三服 東垣固真丸治白帶久不止臍腹冷痛陰中亦然 白石脂(一錢火燒赤) 干姜(炮四錢) 黃柏(酒制) 白芍(各一錢) 白龍骨(二錢) 柴 胡(一錢) 當歸身(二錢) 上除石脂龍骨另研外同為細末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十丸食前煎水下 按此寒熱之劑又止澀藥也 桂附湯治白帶腥臭多悲不樂大寒 肉桂(一錢) 附子(三錢) 黃柏 知母 甘草(炙) 升麻(各半錢) 黃 (一錢半) 人 參(七分) 上 咀作一服水煎食前服 按此補陽氣極虛用黃柏等為引用又升降陰陽藥也 補經固真湯治白帶下流不止始病崩中日久血少復亡其陽故白滑之物不止也 柴胡 甘草 郁李仁(研) 黃芩(各一錢) 干姜(二錢) 橘皮(半錢) 人參(二錢) 白 葵花(去萼一朵) 上 咀水煎空心服 按此補例藥也 衛生湯治帶下不止脈微弱腹痛 白芍(炒) 當歸(各二兩) 黃 (三兩) 甘草(一兩) 上 咀或末每五錢水煎空心服下苦楝丸三十粒 按此補血之劑也 苦楝丸治赤白帶下 苦楝(碎酒浸) 茴香(炒) 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酒下 按此謂邪入小腸故用此燥丙藥也 酒煮當歸丸治 疝白帶下注腳氣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干濃衣蓋其上猶寒冷不任寒之 極者面白如枯魚之象肌肉瘦削小便不止與白帶常流不禁病甚者 當歸(一兩) 茴香(半兩) 良姜 附子(炮各七錢) 以上四味 咀以好酒一升半煮至干再焙干 炒黃鹽 全蠍(各三錢) 丁香 苦楝 甘草(炙各半錢) 柴胡(二錢) 升麻 木香(各 一錢) 玄胡索(四錢) 上與前同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子大每五七十丸空心淡醋湯下忌酒濕面油膩物 按此升陽勝濕之劑氣血藥也 升陽燥濕湯治白帶下陰戶痛控心急痛身黃皮緩身重如山陰中如水 防風 良姜 干姜 郁李仁 甘草(各一錢) 柴胡(一錢三分) 橘皮 黃芩(各半錢) 白葵花(七朵) 上 咀分作二服水煎空心服 按此升散之劑也 坐藥勝陰丹 三柰子 川烏頭 大椒(各半錢) 柴胡 羌活(各二分) 全蠍(三個) 蒜(七分) 甘松 (二分) 破故紙(八分與蒜同煮) 升麻 枯礬(各二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綿裹留系在外納丸藥于陰戶內 按此劫藥也 灸法 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主月事不調帶下崩中因產惡露不止統臍 痛灸五壯 帶脈二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陷者宛宛中灸七壯主婦人月水不調及閉不通赤白帶下氣轉運 背引痛不可忍 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 白肉際二寸中治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灸三壯 陰谷二穴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取之治婦人漏血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 便黃如蠱膝如錐不得屈伸小腹引痛灸三壯 關元一穴在臍下四寸主婦人帶下瘕聚因產惡露不止斷產下經冷可灸百壯


如果你對玉機微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玉機微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