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痿痹門 腳氣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璐 書名︰張氏醫通

    千金論雲何以得之于腳 問曰。風毒中人。隨處皆得作病。何偏著于腳也。答曰。夫人有五髒。心肺二髒經絡。所起在手十指。肝腎與脾三髒經絡。所起在足十趾。夫風毒之氣。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風濕。皆作蒸氣。足常履之。所以風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腳。久而不瘥。遍及四肢腹背頭項也。微時不覺。痼滯乃知。經雲。次傳間傳是也。

    論得已便令人覺否 凡腳氣病皆由感風毒所致。得此病。多不令人即覺。會因他病一度。乃始發動。或奄然大悶。經三兩日不起。方乃覺之。諸小庸醫。皆不識此疾。漫作余病治之。莫不盡斃。故此病多不令人識也。始起甚微。食飲嬉戲。氣力如故。惟卒起腳屈弱不能動。有此為異耳。黃帝雲。緩風濕痹是也。

    論風毒相貌 夫有腳未覺異。而頭項臂膊已有所苦。有諸處皆悉未知。而心腹五內已有所困。

    又風毒之中人也。或見食嘔吐。憎聞食臭。或腹痛下痢。或大小便秘澀不通。或胸中沖悸。不欲見光明。或精神昏憒。或喜迷妄。語言錯亂。或壯熱頭痛。或身體酷冷疼煩。或覺轉筋。或腫不腫。或 腿頑痹。或時緩縱不隨。或復百節攣急。或小腹不仁。此皆腳氣狀貌也。亦雲風毒腳氣之候也。其候難知。當須細意察之。不爾必失其機要。一朝病成。難可以理。婦人亦爾。又有婦人產後。春夏取涼。多中此毒。深宜慎之。其熱悶掣 。驚悸心煩。嘔吐氣上。皆其候也。又但覺臍下冷痞。 然不快。兼小便淋瀝。不同生平。即是腳氣之候。頑弱名緩風。疼痛為濕痹。論得之所由 凡四時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靴襪。當風取涼。皆令腳氣。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地者。則熱濕之氣蒸入經絡。病發必熱。四肢酸疼煩悶。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地者。即冷濕之氣上入經絡。病發則四體酷冷轉筋。若當風取涼得之者。病發則皮肉頑痹。諸處 動。漸漸向頭。凡常之日。忽然暴熱。人皆不能忍得者。當于此時。必得頓取于寒以快意也。卒有暴寒。復不得受之。皆生病也。世有勤功力學之士。一心注意于事。久坐行立于濕地。不時動轉。冷風來擊入于經絡。不覺成病。故風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開。腠理疏通。風如急箭。或先中足心。或先中足趺。或先中膝以下 脛表里者。若人初覺。即灸所患處二三十壯即愈。不復發也。黃帝雲。當風取涼。醉已入房。能成此疾。

    論冷熱不同 問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熱。答曰。足有三陰三陽。寒中三陽。所患必冷。暑中三陰。所患必熱。故有表里冷熱不同。熱者治以冷藥。冷者療以熱藥。以意消息之。脾受陽毒即熱頑。腎受陰濕即寒痹。

    論須療緩急 凡小覺病候有異。即須大怖畏。決意急治之。勿緩。氣上入腹。或腫或不腫。

    胸脅逆滿。氣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寬者數日必死。不可不急療也。但看心下急。氣喘不停。或自汗數出。或乍寒乍熱。其脈促短而數。嘔吐不止者皆死。

    論虛實可服藥不可服藥 凡腳氣之疾。皆由氣實而死。終無一人以服藥致虛而殂。故腳氣之人。

    皆不得大補。亦不可大瀉。終不得畏虛。故預止湯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

    論脈候法 凡腳氣雖殊。診候不異。而三部之脈。要須不違四時者為吉。其逆四時者勿治。

    余如脈經所說。此中不復具載。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濃赤白者難愈。黑人耐風濕。赤白不耐風冷。瘦人肉硬。肥人肉軟。肉軟則受疾至深。難愈也。

    論腫不腫 凡人久患腳氣。不自知別。于後因有他疾發動。治之得瘥。後直患嘔吐而復腳弱。余為診之。乃告為腳氣。病者曰。某平生不患腳腫。何因名為腳氣。不肯服湯。余醫以為石發。

    孤疑之間。不過一旬而死。故腳氣不得一向以腫為候。亦有腫者。有不腫者。其以小腹頑痹不仁者。腳多不腫。小腹頑後。不過三五日。即令人嘔吐者。名腳氣入心。如此者死在旦夕。凡患腳氣到心難治。以其腎水克心火故也。

    論須慎不慎 凡腳氣之病。極須慎房室。羊肉牛肉。魚蒜蕺菜。菘菜蔓青。瓠子酒面。酥油乳麋。豬雞鵝鴨。有方用鯉魚頭。此等並切禁。不得犯之。並忌大怒。惟得食粳粱粟米。醬豉蔥韭薤。椒姜橘皮。又不得食諸生果子。酸酢之食。犯者皆不可瘥。又大宜生牛乳生栗子。

    論灸法 凡腳氣初得腳弱。便速灸之。並服竹瀝湯。灸訖可服八風散。無不瘥者。惟急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者半瘥半死。雖得瘥者。或至一二年復更發動。覺得。便根據此須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愈。此病輕者。雖不即死。治之不當。根源不除。久久期于殺人。不可不精以為意。初風市穴灸百壯。重者五六百壯。勿令頓灸。三報之。次伏兔穴灸百壯。亦可五十壯。次犢鼻穴灸五十壯至百壯。次膝眼穴灸百壯。次三里穴灸百壯。次上廉穴灸百壯。次下廉穴灸百壯。次絕骨穴灸百壯。凡此諸穴灸。不必一頓灸盡壯數。可日日報灸之。三日之中灸令盡壯數為佳。凡病一腳則灸一腳。病兩腳則灸兩腳。凡腳弱病。皆多兩腳。又一方雲。如覺腳惡。便灸三里及絕骨各一處。兩腳惡者。合四處灸之。多少隨病輕重。大要雖輕。不可減百壯。不瘥速以次灸之。

    論服湯藥色目 風毒之氣。入人體中。脈有三品。內外證候相似。但脈有異耳。若脈浮大而緩。宜服續命湯。兩劑應瘥。若風盛。宜作越婢湯加白術四兩。胡洽雲。若惡風者。更加附子一枚。若脈浮大緊轉快。宜作竹瀝湯。若病患脈微而弱。宜服風引湯。此脈多是因虛而得之。若大虛短氣力乏。其間可作補湯。隨病冷熱而用之。若未愈。更服竹瀝湯。若病患脈浮大而緊快。此是三品之中最惡脈也。或沉細而快者。此脈正與浮大而緊者同是惡脈。浮大者病在外。沉細者病在內。治當消息以意逆之。雖其形尚可。而手腳未至弱極。數日之中。氣上。即便命終。如此之脈。往往有人得之。無一存者。急服竹瀝湯。日服一劑。切要湯勢常令相及。勿令半日之中空無湯也。此湯竹汁多服之。若不極熱。輒停在胸心。更為人患。每服當使極熱。若服竹瀝湯得下者。必佳也。續命湯治風毒病初得。似時行毒病而脈浮緩。

    終不變快。此不治。或數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識人。或發黃。或發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爛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續命湯一劑。須服葛根、麻黃湯下之。若此不折。更與續命湯兩三劑必瘥。夫腳氣之病。先起嶺南。稍來江東。得之無漸。或微覺疼痹。或兩脛腫滿。或行起澀弱。或上入腹不仁。或時冷熱。小便秘澀。喘息氣沖喉。氣急欲死。食嘔不下。氣上逆者。皆其候也。若覺此證。先與犀角旋復花湯。宜久服之。以氣下小便利為度。

    按東垣雲。腳氣實由水濕。然有二焉。南方卑濕。清濕襲虛。則病起于下。此是外感。北方常食羶乳。又飲酒太過。脾胃有傷。不能運化。水濕下流。此因內而至外者也。腳氣兩脛腫。是為壅疾。皆當疏下。然太過則損脾。不及則病不去。南方多見兩足粗大。與疾偕老者。初起治宜檳榔湯。或四七湯、香甦散。並加檳榔、橘皮以宣通其氣。不使其壅。壅既成者。砭去惡血。然後服藥。經雲。蓄則腫熱。砭石之也。

    腳氣之病。初起甚微。飲食如故。人多不覺。惟卒然腳膝屈弱。或腫。或不腫。或頑痹。或緩縱。或攣急。皆是濕邪為患。其腫者為濕腳氣。不腫者為干腳氣。腳氣之發。必身痛發熱大。

    類傷寒。不可妄用傷寒等藥。若卒起腳弱。或少腹不仁。或轉筋嘔逆。或腹痛下利。或二便秘澀。或驚悸妄錯。但兩脛腫赤。便作腳氣治。風勝者。自汗走注。脈浮弦。越婢加術湯。寒勝者。無汗攣急掣痛。脈遲澀。酒浸牛膝丸。濕勝者。腫痛重著。脈遲細。除濕湯。冷痹惡風者。非術、附、麻黃並用。必不能開。越婢加術附湯汗之。或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桂枝、白術亦妙。腳痹冷痛。或時哄熱。不可屈伸者。千金獨活湯。風冷腳痹疼痛。攣弱不可屈伸。千金烏頭湯。暑勝者。煩渴身熱。或成水泡瘡。脈洪。清燥湯。腳氣頭疼身熱。肢節疼痛。或一腳偏患軟弱 曳。狀如偏風者。小續命加木瓜。三陽經受熱。毒氣流腳踝上。 赤腫痛。

    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敗毒散加蒼術。三陰受寒。濕著于腳膝上。枯瘦色淡。少腹不仁。腹急疼痛。上氣喘急。八味丸加沉香。腳氣上入腹。腹急上沖胸。氣欲絕。千金半夏湯。腳氣沖心。疼痛腫滿。大小便秘。沉香導氣湯。腳氣遍身腫痛。喘促煩悶者。木通散。因腳氣而服補劑太過小便不通者。姜汁炒黑山梔、木通、赤芍、赤茯苓、當歸、生甘草梢。不時煎服。腳氣初發。一身盡疼。或肢節腫。便溺阻隔。此屬濕熱。先以羌活導滯湯導之。後以當歸拈痛湯除之。腳氣上入少腹不仁。崔氏八味丸。腳氣入腹。喘急腹脹。甦子降氣湯。佐以養正丹。下氣甚捷。腳氣迫肺。令人喘嗽。小青龍湯加檳榔。腳氣嘔逆。惡心畏食。生料平胃散加木香。大便秘。

    加煨大黃。腳氣風毒。生瘡腫痛。心神煩熱。犀角散。腳氣沖心。火氣逆上也。金鈴子散加茴香、酒黃柏。另以附子末。津調敷涌泉穴。腳氣初發。從足起至膝脛骨腫疼者。千金蓖麻葉裹法。腳氣注踝成孔。至下半日疼甚者。此腳氣流成漏也。以人中白火炙。敷瘡口良。腳氣沖心。礬石一兩。酸漿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腳良。活人書雲。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藥渫洗。逼邪入于經絡。皆醫之大禁也。大抵腳氣腫痛。並屬濕熱。或兼風兼暑。當詳春夏病因六淫治之。至于枯瘦而熱者。屬陰虛。瘦弱而寒者。屬陽虛。當作本證治之。

    ﹝診﹞ 脈浮弦起于風。濡弱起于濕。洪數起于熱。遲澀起于寒。沉而伏。毒在筋骨也。指下澀澀不調。毒在血分也。夏暑腳膝冷痛。其脈陽濡陰弱。濕溫也。腳氣多從暑濕得之。

    石頑治文學褚廷嘉精脫氣傷。喘汗蒸熱如淋。六脈浮芤。按之乏力。勢不得不從事溫補。遂猛進黃 建中。易桂心加人參。數帖而安。因有腳氣痼疾。恆服腎氣丸不徹。六七年來。宿患未除。堅懇石頑鏟絕病根。乃匯取術附、桂附、 附、參附等法。兼采八風散中菊花。鱉甲湯中鱉甲、貝齒、羚羊、犀角。風引湯中獨活、防己。竹瀝湯中姜汁、竹瀝為丸。共襄祛風逐濕之功。服後必蒸蒸汗出。不終劑而數年之疾頓愈。非深達法存千金妙義。烏能及此。


如果你對張氏醫通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張氏醫通》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