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七竅門上 目赤

類別︰子部 作者︰清•張璐 書名︰張氏醫通

    目赤有三。一曰風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邪傷肝。戴復庵雲。赤眼有三。有氣毒。有熱壅。有時眼。無非血壅肝經所致。屬表者。羌活勝風湯。屬里者。瀉肝散等藥。赤久生翳膜者。春雪膏、蕤仁膏選用。並用碧雲散吹鼻。目赤腫。足寒者。必用時時溫洗其足。並詳赤脈處屬何經治之。王節齋雲。眼赤腫痛。古方用藥。內外不同。在內湯散。用苦寒辛涼之藥以瀉火。在外點洗。用辛熱辛涼之藥以散邪。故點藥莫要于冰片。而冰片大辛大熱。因其性辛甚。故借以拔出火邪而散其熱氣。世俗不知冰片為劫藥。誤認為寒。常用點藥。遂致積熱入目。昏暗障翳。又不知忌寒涼而妄將寒涼冷藥挹洗。常致昏暗者。比比皆是。赤眼腫痛。脾虛不能飲食。肝脈盛。脾脈弱。用涼藥治肝則脾愈虛。暖藥暖脾則肝益甚。惟于平和藥中。倍加肉桂殺肝而益脾。一舉兩得。經雲。木得桂而枯。更以芍藥制之。散熱存陰之捷法也。人乳點眼。久病昏暗極效。以乳與血液同源。目得血而能視也。凡赤而腫痛者。當散濕熱。赤而干痛者。當散火毒。赤而多淚者。當散風邪。赤而不痛者。當利小便。先左赤而傳右者。為風熱挾火。散風為主。勿兼涼藥。涼能郁火也。先右赤而傳左者。痰濕挾熱。瀉火藥中。必兼風藥。風能勝濕也。凡赤甚腫痛。于上睥開出惡血。則不傷珠。

    瘀血灌楮證 此證為病最毒。若人偏執己見。不用開鐮者。其目必壞。初起不過紅赤。次後紫脹。及後則白珠皆脹起。在睥則腫脹如杯。在珠則白輪涌起。失治必有青黃牒出HT 凸之禍。凡見白珠赤紫。睥腫虯筋紫脹。傳點不退。必有瘀滯在內。可翻睥內視之。若睥內色暈。泛浮椒瘡。或粟瘡者。皆用導之。導後服宣明丸。

    血灌瞳神證 因毒血灌入金井瞳神水內也。清濁相混。時痛澀。紅光滿目。 如隔絹。看物若煙霧中。此證有三。者肝腎血熱灌入瞳神者。多一眼先患。後相牽俱損。最難得退。有撞損血灌入者。雖甚而退速。有針內障。失手撥著黃仁。瘀血灌入者。三證治法頗同。用大黃當歸散。有翳退翳。活法治之。

    赤脈貫楮證 不論粗細多少。但貫到風輪。經過瞳外接連氣輪者。最不易治。細者稍輕。粗者尤重。貫過者有變證。絲粗及有傍絲虯亂者有變證。凡各障外有此等脈罩者。雖在易退之證。亦退遲也。貫雖未連。而侵入風輪。皆不易退。起于大 者。心之實火也。宜洗心散。筋脈大者。用小鋒針挑撥。起于小 者。心之虛火也。宜導赤散。不必挑。又有暴橫嗜酒之人。赤脈灌楮。乃生相也。不在此例。

    赤絲亂脈證 病生在氣輪白珠上。有絲脈縱橫。或稀密粗細不等。有痛不痛。有淚無淚。羞明不羞明。但常常如是。久而不愈也。非若天行客風暴壅。赤脈貫楮之比。當驗其大脈從何部分而來。或穿連其位。即別其所患在何經絡以治之。治外者。細脈易退。大脈虯紫者。退遲。必須耐久去盡。庶無再來之患。不然。他日犯禁。其病復發。凡絲脈沿到風輪上者。病最重而能變。凡見絲脈虯紫。內服外點。點時細縮。不點即脹。久久亦然。及因而激動病變者。珠雖不紫。睥雖不腫。亦有積滯在絡中幽深之處。揭開上睥深處看之。其內必有不平之色在焉。略略導之。不可過。過則有傷真血。水虧膏澀。目力昏弱之患。點以石燕丹。服用大黃當歸散、酒煎散之類。白楮黃赤證 人有白楮漸漸黃赤者。皆為酒毒。脾經濕傷。肝膽邪火上溢肺經故也。五苓散加茵陳。甚則黃連解毒加山梔、膽草。


如果你對張氏醫通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張氏醫通》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