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上 手少陰心經

類別︰子部 作者︰明•高武 書名︰針灸聚英

    手少陰心經(圖缺)

    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心系有二。一則上與肺相通而入肺兩大葉間。一則由肺葉而下。曲折向後。並脊里細絡相連心。循任脈之外。屬心系。下膈。當臍上二寸之分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

    支者。從心系出任脈之外。上行而挾咽系目也。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

    直者。得從心系直上。至肺髒之分。出循腋下。抵極泉也。穴在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

    下循 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

    自極泉下循 內後廉。行太陰、心主兩經之後。歷青靈穴。下肘內廉。抵少海。

    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腕下踝為兌骨。自少海而下。循臂內後廉。歷靈道、通里。至掌後兌骨之端。經陰 、神門尊于他髒。故其交經授受。不假支別雲。

    此經多血少氣。午時氣血注此。受足太陰之交。凡九穴。左右共一十八穴。

    極泉 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銅人。針三分。灸七壯。主臂肘厥寒。四肢厥。心痛。干嘔煩滿。脅痛悲愁。

    青靈 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銅人。灸七壯。明堂。三壯。主目黃。頭痛振寒。脅痛。肩臂不舉。不能帶衣。

    少海(一名曲節) 肘內廉節後。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頭得之。心脈所入為合。

    水。

    灸。素注。灸五壯。資生雲。數說不同。要之非大急不灸。主寒熱。齒齲痛。目眩發狂。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顧。肘攣。腋脅下痛。四肢不得舉。腦風頭痛。氣逆噫噦。瘰 。心疼。手顫。健忘。

    靈道 掌後一寸五分。心脈所行為經。金。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心痛。干嘔。悲恐。相引螈 。肘攣。暴喑不能言。

    通里 腕後一寸陷中。手少陰心脈之絡。別走太陽小腸經。銅人。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目痛。心悸。肘臂 痛。苦嘔。喉痹。少氣。遺溺。婦人經血過多。崩中。實則支滿鬲腫。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陰 掌後脈中。去腕五分。銅人。針三分。灸七壯。主鼻衄。吐血。灑淅畏寒。厥逆氣驚。心痛。

    神門(一名銳中 一名中都) 掌後銳骨端陷中。手少陰心脈所注為俞。土。心實瀉之。銅人痛數噫。恐悸。少氣不足。手臂寒。面赤喜笑。掌中熱而噦。目黃脅痛。喘逆身熱。狂悲笑。嘔血吐血。振寒上氣。遺溺。失音。心性痴呆。健忘。心積伏梁。大小人五癇。東垣曰。胃氣下溜。五髒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氣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陰之俞神門。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靈樞經曰。少陰無俞。心不病乎。其外經病而髒不病。故獨取其經。于掌後銳骨之端。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髒堅固。邪不能容。容邪則身死。故諸邪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少府 小指本節後骨縫陷中。直勞宮。手少陰心脈所溜為滎。火。銅人。針二分。灸七壯。久不愈。振寒陰挺出。陰痛陰癢。遺尿。偏墜。小便不利。太息。

    少沖(一名經始) 手小指內廉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心脈所出為井。

    木。心虛補之。心痛。痰冷。少氣。悲恐善驚。太息。煩滿。掌中熱。脅痛胸中痛。口中熱。咽中酸。乍寒乍熱。手攣不伸。引肘腋痛。悲驚。東垣曰。一富者前陰臊臭。求先師(張潔古也)治之。曰。夫前陰足厥陰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末。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當于肝經瀉行間。是治其本。後于心經中瀉少沖。是治其標。


如果你對針灸聚英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針灸聚英》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