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難經 十三、奇經八脈

類別︰子部 作者︰明•高武 書名︰針灸素難要旨

    二十七難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于十二經何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于經,故曰奇經八脈也。

    滑氏曰︰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于十二經,故曰奇經。奇對正而言,猶兵家之雲奇正也。虞氏曰︰奇者奇零之奇,不偶之義。謂此八脈不系于正經陰陽,無表里配合,別道奇行,故曰奇經也。此八脈者,督脈督于後,任脈任于前,沖脈為諸陽之海,陰陽維則維絡于身,帶脈束之如帶,陽蹺得之太陽之別,陰蹺本諸少陰之別雲。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于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以備不然。天雨降下,溝渠溢滿,當此之時, 沛妄作,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滿溢,諸經不能拘也。

    滑氏曰︰經絡之行有常度矣,奇經八脈則不能相從也,故以聖人圖設溝渠為譬,以見絡脈滿溢,諸經不能復拘,而為此奇經也。然則奇經蓋絡脈之滿溢而為之者歟,或曰此絡脈三字。

    越人正指奇經而言也,既不拘于經,直謂之絡脈亦可也。此篇兩節舉八脈之名,及所以為奇經之義。

    二十八難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于十二經,皆何起何繼也?然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並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喉咽。沖脈起于氣沖,並足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帶脈者,起于季脅,回迥身一周。陽蹺脈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于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沖脈。陽維陰維者,維絡于身,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也,故陽維起于諸陽會也,陰維起于諸陰交也。比于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溢,流于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于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滑氏曰︰繼《脈經》作系,督之為言都也,為陽脈之海。所以都綱乎陽脈也,其脈起下極之俞,由會陰歷長強,循脊中行至大推穴,與手足三陽之脈交會,上至暗門,與陽維會,至百會,與太陽交會,下至鼻柱人中,與陽明交會,任脈起于中極之下曲骨穴,任者妊也,為人生養之本。沖脈起于氣沖穴,至胸中而散為陰脈之海,《內經》作並足少陰之經,按沖脈行于幽門通谷而上。皆少陰也,當從《內經》。此督任沖三脈,皆起于會陰,蓋一源而分三歧也。帶脈起于季脅下一寸八分,回身一周,猶束帶然。陽蹺脈起于足跟中申脈穴,循外踝而行。陰蹺脈亦起于跟中照海穴,循內踝而行。蹺捷也,以二脈皆起于足,故取蹺捷超越之義。

    陽維陰維,維絡于身,為陰陽之綱維也。陽維所發,別于金門,以陽交為 ,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于 俞,與手足少陽會于天 ,及會肓井,與足少陽會于陽白,上本神臨泣正營腦空,下至風池,與督會于風府 門。此陽維之起于諸陽會也。陰維之 曰築賓,與足太陰會于腹哀大橫,又與足太陰厥陰會于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于天突廉泉,此陰維起于諸陰之交也。溢畜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十二字當在十二經亦不能拘之之下,則于此無所間,而于彼得相從矣。其受邪氣畜雲雲十二字,謝氏則以為于本文上下當有缺文,然脈經無此,疑衍文也。或雲當在三十七難關格不得盡其命而死矣之下,因邪在六腑而言也。


如果你對針灸素難要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針灸素難要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