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正月壬寅朔,詔邊將毋擅興暴掠,虐殺無辜,以慰中原遺黎之望。帝制《訓廉》、《謹刑》二銘,戒飭中外。以李鳴復參知政事,杜範同知樞密院事,劉伯正簽書樞密院事,余 華文閣待制、依舊四川安撫制置使、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財賦,李曾伯寶章閣直學士、依舊淮東安撫制置使、知揚州兼淮西制置使。戊午,樞密院言︰“四川帥臣余 ,大小三十六戰,多有勞效,宜第功行賞。”詔 趣上立功將士姓名等第,即與推恩。庚申,以余 兼四川屯田使。
二月癸酉,出封樁庫緡錢各十萬,命兩淮、京湖、四川制司收瘞頻年交兵遺骸,立為義 冢。夏四月丁丑,有流星大如太白,出于尾。癸未,填星守太微垣。乙未,祈雨。
五月庚戌,余 言︰“利閬城大獲山、蓬州城營山,渠州城大良平,嘉定城舊治,瀘州城神臂山,諸城工役,次第就緒。神臂山城成,知瀘州曹致大厥功可嘉,乞推賞以勵其余。”詔致大帶行遙郡刺史。丁巳,武功大夫、雄威軍都統制楊價世守南邊,連年調戍播州,捍御勤瘁,詔價轉右武大夫、文州刺史。戊午,大元兵圍壽春府。呂文德節制水陸諸軍解圍有功,詔赴樞密院稟議,發緡錢百萬,詣兩淮制司犒師。庚申,守闕進勇副尉桂虎、進義副尉楚富、吐渾將虞候鄭蔡捍御壽春,俱有勞效,詔各官資兩轉,給緡錢。乙丑,前簽書樞密院事鄒應龍薨,贈少保、監察御史。胡清獻劾淮西提刑徐敏子三罪,詔削兩秩,送江州居住。
六月庚午朔,呂文德依舊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兼淮西招撫使、知濠州。乙亥,賜禮部進土留夢炎以下四百二十四人及第、出身有差。壬午,詔安豐軍策應解壽春圍將士補轉官資有差。詔︰壽春一軍先涉大海,搗山東膠、密諸州有功,今大元兵圍城,能守城不隳,其立功將士皆補轉有差。乙未,有流星大如太白,出于畢。丙申,吳潛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任便居住。
秋七月己亥朔,祈雨。乙卯,招收沿淮失業壯丁為武勝軍,以五千人為額。辛酉,盜發永州東安縣,飛虎軍正將吳龍、統制鄭存等討捕有功,詔補轉官資有差。甲子,詔︰“故直龍圖閣項安世正學直節,先朝名儒,可特贈集英殿修撰。”八月壬辰,太白晝見。
九月癸卯,右丞相史嵩之以父病謁告,許之,詔範鐘、劉伯正暫領相事。甲辰,史彌忠卒,贈少師,封鄭國公,賜謚文靖。詔史嵩之起復右丞相兼樞密使。癸丑,熒惑、填星合于軫。甲寅,京湖制司言,諸將李福等破申州、蔡州西平縣城壁及馬家等砦,詔將士各補官推賞有差。己未,將作監徐元杰上疏論史嵩之起復,宜許其舉執政自代。帝不允,遂求去。帝曰︰“經筵賴卿規益,何事引去耶?”癸亥,太白犯斗宿距星。乙丑,雷。丁卯,雷。台臣言嚴州及紹興、蕭山等縣征商煩苛,詔亟罷之。
冬十月甲戌,詔慶元府守臣敦諭史嵩之赴闕,嵩之控辭,不允。壬辰,杜範、游似提舉萬壽觀兼侍講。
十一月辛丑,詔趣游似、杜範赴闕。戊申,雷。庚戌,詔陳 、李性傳赴闕。十二月庚午,以範鐘為左丞相兼樞密使,杜範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游似知樞密院事,劉伯正參知政事兼簽書樞密院事。詔戒飭百官。許右丞相史嵩之終喪。甲戌,以趙葵同知樞密院事。乙亥,鄭清之授少保,依舊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仍奉朝請,進封衛國公。
五年春正月丁酉朔,詔更新庶政,綏撫中原遺民。丙午,杜範辭免右丞相,不允。己酉,雷。乙卯,以李性傳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二月丙寅朔,雨土。甲戌,復五河,詔呂文德進三秩,羊洪進二秩,余有戰功者推賞,其陣沒人,具姓名贈恤。丁丑,範鐘等上《玉牒》、《日歷》及孝宗、光宗《御集》、《經武要略》、《寧宗實錄》。壬辰,太白晝見,經天。
三月庚子,詔嚴贓吏法,仍命有司舉行彭大雅、程以升、吳淇、徐敏子納賄之罪。準淳熙故事,戒吏貪虐、預借、抑配、重催、取贏。以緡錢百萬犒淮東師。
夏四月甲申,填星犯上相星。丙戌,杜範薨,贈少傅,謚清獻。戊子,余 言權巴州何震之守城死于兵,詔進贈官三秩,一子與下州文學。京湖制司言︰“鈐轄王雲等襲鄧州鎮平縣靈山,戰順陽鐵撅峪,皆有勞效,野戰數十合,雲等六人被重創死,路鈐于江一軍力戰。”詔王雲贈三秩,仍官其二子為承信郎。王寬、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贈恤,于江等各轉一官資。詔李曾伯、余 、董槐、孟珙、王鑒職事修舉,曾伯、 升閣職,槐、珙、鑒轉官,並因其任。
五月丁酉,呂文福、夏貴上戰功,詔貴官兩轉,文福帶行閣職。丁未,詔︰“沿江、湖南、江西、湖廣、兩浙制帥漕司及許浦水軍司,共造輕捷戰船千艘,置游擊軍壯士三萬人,分備捍御。”戊申,日生赤黃背氣。辛亥,詔董槐赴闕。丁巳,淮東制置使李曾伯辭免煥章閣學士,從之。
六月甲申,祈雨。丙戌,工部侍郎徐元杰暴卒,贈四秩。置詔獄。
秋七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旱。辛丑,鎮江、常州亢旱,詔監司、守臣及沿江諸郡安集流民。甲辰,祈雨。乙卯,詔給徐元杰、劉漢弼官田五百畝、緡錢五千恤其家。丁巳,京湖制司言總制亢國用師眾戰裕州拐河,戰黑山,戰大神山,皆有勞效。詔國用官兩轉,李山等四十七人官一轉。呂文德言與大元兵戰五河隘口,又戰于濠州,大元兵還。詔文德屯駐諸軍戰守將士,推恩有差。
八月庚辰,範鐘再乞歸田,不允。
九月甲辰,京湖制置司言︰“劉整等率精銳,以雲梯四面登鎮平縣城,入城巷戰,焚城中倉庫、糗糧、器甲,路將武勝等四人死之;略廣陽,焚列屯、砦柵、廬舍凡二十余所;還抵靈山,又力戰有功。”詔整官兩轉,同行蔡貴等二百二十人各官一轉。辛亥,祀明堂,奉太祖、太宗、寧宗並侑。大赦。冬十一月乙未,鄭清之乞歸田,不允。丙申,詔師彌典伺屬籍,職事修舉,授太傅,加食邑,依前判大宗正事、嗣秀王。壬子,詔︰大元兵入蜀,權成都府馮有碩、權漢州王驤、權成都縣楊兌、權資州劉永、權潼川府魏靄死于官守,其各贈官三轉,仍官其一子。癸丑,詔將領關貴、統制白傅才率眾復洋州,還遇大元兵交戰,將士百五十三人皆陣沒,已 饗閔忠廟,贍恤其家。關貴、白傅才各贈承節郎,官其一子進勇副尉。
十二月甲戌,詔壽春守臣劉雄飛等以大元兵圍城捍御有功,雄飛及呂文福、林子等十一人各官三轉,劉用等補轉官資有差。己卯,以游似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鄭清之為少師、奉國軍節度使,依前醴泉觀使兼侍讀,仍奉朝請,賜玉帶及賜第行在。兄與歡換授安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仍奉朝請;弟嗣沂王貴謙、嗣榮王與芮並加授少保。以趙葵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李性傳同知樞密院事,陳 兼參知政事。壬午,太史奏來歲正旦日當食,詔以是月二十一日避殿減膳,命百司講行闕政,凡可以消弭災變者,直言毋隱。
六年春正月辛卯朔,日有食之。置國用所,命趙與[B170]為提領官。
二月戊辰,範鐘再乞歸田里,詔官三轉,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己巳,範鐘再辭,詔提舉洞霄宮,任便居住。庚午,以劉雄飛知壽春府、節制屯田軍馬。
三月癸巳,日暈周匝,珥氣。
夏四月辛酉,太白晝見。壬戌,太陰犯太白。甲戌,以丘岳兼兩淮屯田副使,賈似道兼蘄、黃屯田副使。丁丑,日暈周匝。戊寅,詔朱熹門人胡安之、呂燾、蔡模並迪功郎、本州州學教授。給札錄其著述,並條具所欲言者以聞。閏四月辛卯,李曾伯以台諫論,詔落職予祠,尋罷祠祿。戊戌,呂文德言︰“今春北兵攻兩淮,統制汪懷忠等逆戰趙家園,拔還俘獲人民;路鈐夏貴,知州王成、倪政等帥舟師援安豐軍,所至數戰,將士陣亡者眾。”詔倪政贈官三轉,官一子承信郎;許通、夏 、孫才江德仙各贈官兩轉,官其一子下班祗應,給緡錢恤其家;余立功將士恩賞有差。”辛丑,月暈五重。癸卯,余 言︰北兵分四道入蜀,將士捍御有功者,輒以便宜推賞,具立功等第補轉官資以聞。詔從之。
五月庚申,詔賈似道措置淮西山砦城築。壬戌,太白犯權星。己卯,詔諸鎮募兵、造舟、置馬,帥臣其務獎激將士,以嚴邊防。
六月甲午,保信軍節度使希丞薨。丙午,祈雨。壬子,以陳 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乙卯,台臣言李鳴復、劉伯正進則害善類,退則蠹州里。詔鳴復落職罷宮觀,伯正削一秩。
秋七月壬戌,泉州歲饑,其民謝應瑞非因有司勸分,自出私錢四十余萬,糴米以振鄉井,所全活甚眾。詔補進義校尉。丁卯,太陰犯斗。己巳,呂文德言︰“北兵圍壽春城,州師至黃家穴,總管孫琦、呂文信、夏貴等戰龍 泄Α!壁 牡鹿僖蛔 嘁賴鵲謐 梗黃湔竺歡 鵲榷 恕か甦咚陌偃 呷耍 舳魃陀脅睢9鎘希 辛饜淺鱟允遙 筧縑 住 br />
八月辛卯,太陰犯房。己酉,賜文士劉克莊進士出身,以為秘書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壬子,太白晝見。癸丑,以劉克莊兼崇政殿說書。樞密院言︰“前知普州何叔丁、簽書判官楊仁舉,淳 元年冬北兵攻城,兩家二十余人死于難,叔丁孫嗣祖、仁舉幼子肖翁被俘逃歸。”詔叔丁等贈官恤後有差。
九月甲子,有流星出于斗,大如太白。戊辰,以賈似道為敷文閣直學士、京湖制置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應使。太白晝見。癸酉,孟珙薨,贈少師。
冬十月己丑,少保、嗣榮王與芮之子賜名孟啟,授貴州刺史。乙未,填星、歲星、熒惑合于亢。己酉,太白入氐。
十一月癸亥,歲星入氐。甲戌,右丞相游似五請歸田里,詔不允。辛巳,詔︰“北兵入蜀,前四川制置使陳隆之闔家數百口罹害,死不易節,其特賜徽猷閣待制,官其二子,賜謚立廟。死事史季儉、楊戡子各賜官兩轉,官一子。”十二月乙未,詔史嵩之依所乞守金紫光祿大夫、觀文殿大學士、永國公致仕。台諫論史嵩之無父無君,丑聲穢行,律以無將之法,罪有余誅,乞寢宮祠,削官遠竄。
七年春正月乙卯朔,詔︰“間者絀逐非才,收召眾正,史嵩之已令致事,示不復用。咨爾二三大臣,其一乃心,務舉實政,以輯寧我邦家。若辭浮于實,玩運暝攏 蘚衛笛傘!苯ㄗ噬鋪茫 諉掀粢酥莨鄄焓梗 湍諦☉⑴ br />
二月庚寅,詔︰“淮安主簿周子 ,久俘于北,數遣蠟書諜報邊事,今遂生還,可改朝奉郎,優與升擢。”己亥,貴妃賈氏薨。戊申,日暈周匝。壬子,詔改潛邸為龍翔宮。
三月庚午,祈雨。
夏四月丁亥,填星犯亢。庚子,以王伯大簽書樞密院事,吳潛同簽書樞密院事。辛丑,以鄭清之為太傅、右丞相兼樞密使,封越國公;游似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趙葵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督視江淮、京西、湖北軍馬;陳 知樞密院事、湖南安撫大使、知潭州。甲辰,趙葵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江東安撫使,應軍行調度並听便宜行事;趙希I禮部尚書、督視行府參贊軍事。庚戌,出緡錢千萬、銀十五萬兩、祠牒千、絹萬,並戶部銀五千萬兩,付督視行府趙葵調用。
五月甲寅,寧淮軍統制張忠戍浮山,手搏北將,俱溺水死,贈武略大夫,官一子承信郎,緡錢五千給其家。祈雨。壬申,以吳潛兼權參知政事。乙亥,御集英殿策士,詔求直言弭旱。
六月癸巳,賜禮部進士張淵微以下五百二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丙申,以旱,避殿減膳。詔中外臣僚士民直陳過失,毋有所諱。戊申,詔︰“旱勢未釋,兩淮、襄、蜀及江、閩內地,曾經兵州縣,遣骼暴露,感傷和氣,所屬有司收瘞之。”秋七月己未,太陰犯心。乙丑,吳潛罷。丁卯,以別之杰參知政事,鄭u同簽書樞密院事。己卯,吳潛依舊端明殿學士、知福州、福建安撫使。
八月甲申,鄭u罷。辛卯,雨。辛丑,前彭州守臣宇文景訥死事,詔贈官、進三秩,官一子下州文學。壬寅,詔監司、守臣議荒政以振乏絕,租稅合蠲減者具實來上。甲辰,高定子薨,贈少保。丙午,蔡抗進其父沈《尚書解》。
九月丙辰,有流星出于室。癸酉,雷。
冬十月辛巳,太白晝見。己酉,台臣言添差、抽差、攝局、須入、奏闢、改任、薦舉、借補、曠職、匿過十弊。
十一月丁巳,詔︰“茶陵知縣事黃端卿為郴寇所害,進官三秩,官一子將仕郎,立廟衡州。”十二月辛巳,李鳴復卒。壬辰,詔︰“太學生程九萬自北脫身來歸,且條上邊事,賜迪功郎。”
八年春二月丁亥,趙葵言呂文德洎諸將解泗州之圍有功,詔補轉推賞有差。戊子,太陰生黃白暈。癸巳,雨雹。乙未,福州福安縣民羅母年過百歲,特封孺人,復其家。敕有司歲時存問,以厚風化。辛丑,趙葵表︰“招、泗斷橋,將士用命,兵退。陳奕、譚涓玉、王成等戰渦河、龜山有勞,聞其步兵多山東人,遂調史用政等襲膠州,復襲高密縣,以牽制侵淮之師。”詔趣上立功將士等第、姓名推賞。乙丑,雨雹。甲戌,詔︰“先鋒軍統制田智潤泗州潮河壩之戰,父子俱死于兵,贈智潤修武郎,子承節郎,更官其一子承信郎,給緡錢五千恤其家。”夏四月庚辰,詔淮東制置司于泗州立廟,祠夏皋及張忠、田智潤父子,賜額以旌忠節。丁亥,贈朝奉郎程克己妻王氏同沒王事,進贈安人。
五月癸丑,趙葵進三秩。
六月乙酉,日生赤黃暈周匝。戊戌,以徐鹿卿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兼侍講。甲辰,有流星出河鼓,大如太白。
秋七月戊申,太白入井。辛亥,以王伯大參知政事,應彳繇同知樞密院事,謝方叔簽書樞密院事,史宅之同簽書樞密院事,趙與[B170]資政殿學士,依舊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癸酉,王伯大罷為資政殿學士、知建寧府。
九月辛酉,祀明堂,大赦。雷。
冬十月甲戌朔,別之杰三疏乞歸田里,詔以資政殿大學士知紹興府。乙亥,應彳繇、謝方叔並兼參知政事。己卯,余 言︰“都統制張實等以戰功,承制便宜與官三轉,給刺史象符、金銀器二百兩、銀三百兩、緡錢一萬,余將士依等第轉官,給金銀符、錢帛有差。”詔命詞、給告身付之。
九年春正月乙巳,孟啟授慶遠軍節度使,進封益國公。庚申,詔周世宗八世孫柴彥穎補承務郎,襲封崇義公。辛酉,詔兩淮、京湖沿江曠土,軍民從便耕種,秋成日官不分收,制帥嚴勸諭覺察。”癸亥,詔給官田五百畝,命臨安府創慈幼局,收養道路遺棄初生嬰兒,仍置藥局療貧民疾病。乙丑,雨雹。丁卯,許應龍薨。己巳,範鐘薨,贈少保,謚文肅。辛未,詔以官田三百畝給表忠觀,旌錢氏功德,仍禁樵采。閏二月甲辰,以鄭清之為太師、左丞相兼樞密使,進封魏國公;趙葵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應彳繇、謝方叔並參知政事;史宅之同知樞密院事。乙卯,鄭清之五辭免太師,許之。
三月癸未,以賈似道為寶文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乙酉,程元鳳江、淮等路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公事兼知饒州。丁亥,詔以四月朔日食,自二十一日避殿、減膳、徹樂。
夏四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庚戌,趙葵四辭免右丞相兼樞密使,詔不允。
五月己丑,趙葵乞歸田里,又不允。甲午,鄭u薨。
六月壬戌晝,南方有星,急流至濁沒,大如太白。丙寅,詔邊郡各立廟一,賜額曰“褒忠”,凡沒于王事忠節顯著者並祠焉,守臣春秋致祀。
秋七月壬辰,詔知吉州李義山更削三秩,監贓錢銀納安邊所。癸酉,太白犯進賢星。
八月己酉,以吳潛為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辛亥,詔趣趙葵治事,命吳淵宣諭赴闕。[
九月丙子,詔趙與[B170]提領戶部財用,置新倉,積貯百二十萬,名淳 倉,許闢官四人。乙未,冊命婉容閻氏為貴妃。
冬十月辛丑,太白入氐。丁卯,諫臣周坦言︰知建寧府楊棟任成都制幕時,盡載激賞庫珍寶先遁,陷丁黼于死,致全蜀生靈涂炭。詔褫棟閣職,罷新任。
十一月辛未,太白入氐。壬申,有流星出自織女星。丙子,趙與[B170]資政殿學士、提領國用、浙西安撫使。癸未,應彳繇乞歸田里,詔以資政殿學士知平江府。十二月己亥,以董槐兼侍讀。乙巳,以吳潛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徐清叟簽書樞密院事。戊申,太白晝見。戊午,史宅之薨,贈少師。
十年春正月甲午,應彳繇三乞歸田里,與祠祿。
二月乙卯,雨土。
三月癸未,趙葵辭,以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兼侍讀,奉朝請。庚寅,以賈似道為端明殿學士、兩淮制置大使、淮東安撫使、知揚州;余 龍圖閣學士,職任依舊;李曾伯徽猷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丙申,有流星夕隕。
夏四月己酉,幸龍翔宮。
五月丙寅朔,以福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善 為保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嗣濮王;吳淵資政殿學士,依舊職任,與執政恩數。癸未,賈似道言王登浚築江陵城濠有勞,詔登初官選人,減舉主三員。
八月甲寅,台州大水。
九月甲子朔,賈似道兼淮西安撫使。己巳,賜禮部進士方夢魁以下五百一十三人及第、出身有差。甲戌,進士第一名方夢魁改賜名逢辰。戊寅,以嚴州水,復民田租。
冬十月丁酉,詔郡邑間有水患,其被災細民,隨處發義倉振之。辛酉,詔諸主兵官今後行罰,毋杖脊以傷人命。
十一月壬申,趙葵授特進,依舊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湖南安撫大使。壬午,雷。癸未,以雷震非時,自二十四日避殿減膳。詔︰“公卿大夫百執事各揚乃職,裨朕不逮。”參知政事謝方叔、吳潛、簽書樞密院事徐清叟並乞解機政,詔不允。十二月壬辰朔,鄭清之乞歸田里,詔不允。戊戌,太白、歲星合于危。丁巳,虹見。
十一年春正月丁卯,詔孟啟改賜名孜,依前慶遠軍節度使,進封建安郡王。己丑,詔沿海沿江州郡,申嚴水軍之制。監察御史程元鳳言︰資善堂宜選用重厚篤實之士。上嘉納之。
二月乙未,左丞相鄭清之等上《玉牒》、《日歷》、《會要》及《光宗寧宗寶訓》、《寧宗經武要略》。丁酉,詔清之等各進秩有差。庚子,游似乞致仕,詔依舊觀文殿大學士、進二秩。甲寅,太白犯昴。乙卯,太白晝見。
三月丁卯,少保、保寧軍節度使、嗣濮王不擅薨,贈少師,追封新興郡王。乙亥,雨土。戊寅,以謝方叔知樞密院、參知政事,吳潛參知政事,徐清叟同知樞密院事。辛巳,城寶應,詔移一軍戍守。李庭芝進一秩,將士推恩有差。俞興升成都安撫副使、知嘉定府,任責威、茂、黎、雅邊防。
夏四月戊戌,潭州民林符三世孝行,一門義居,福州陳氏,笄年守志,壽逾九 ,詔皆旌表其門。丁未,進《淳 條法事類》凡四百三十篇,鄭清之等各進二秩。
六月甲午,四川余 奏進北馬五百,詔立功將士趣上姓名推恩。丙申,高達帶行遙郡刺史、權知襄陽府、管內安撫、節制屯戍軍馬。乙巳,詔求遺書並山林之士有著述者,許上進。
秋七月癸亥,太白晝見。丙寅,太陰入氐。壬申,太白入井。丁丑,有流星出于畢,大如太白。庚辰,前簽書樞密院事陳卓薨,贈少師。
八月己丑朔,流星夕隕。癸巳,太陰入氐。丁酉,熒惑入井。丁未,命呂文福廬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庚戌,詔以故直龍圖閣樓P所著《中興小傳》百篇、《宋十朝綱目》並《撮要》二書,付史館 謄寫,P追贈龍圖閣待制。辛亥,詔︰“比覽林光世《易範》,明《易》推星配象演義,有司其以禮津遣赴闕。”九月辛未,祀明堂,大赦。閏十月癸丑,太白入氐。癸酉,吳潛五疏乞罷機政,不允。
十一月丙申,京湖制司表都統高達等復襄、樊,詔立功將士三萬二千七百有二人各官一轉,以緡錢三百五十萬犒師。甲辰,鄭清之乞解機政,詔依前太傅、保寧軍節度使充醴泉觀使,封齊國公,仍奉朝請。己酉,詔承信郎陳思獻書籍,賜官一轉。庚戌,太師鄭清之薨,贈尚書令,追封魏郡王,謚忠定。甲寅,以謝方叔為左丞相,吳潛為右丞相。乙卯,以徐清叟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董槐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十二月戊辰,詔以八事訓飭在廷,曰肅紀綱、用正人、救楮幣、固邊陲、清吏道、淑士氣、定軍制、結人心。己卯,游似薨,贈少師,謚清獻。
十二年春正月癸巳,武功大夫王堅以復興元功,轉遙郡團練使。辛丑,太學錄楊懋卿以孝行卓異,詔表其門,以其事宣付史館。癸丑,詔宰執議立方田,開溝澮,自近圻始。創置游擊軍,水步各半。
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巳未,詔陳顯伯資善堂翊善,蔡抗資善堂贊讀、翁甫資善堂直講。壬午,詔襄、郢新復州縣,賦稅復三年。大元兵數萬攻隨、郢、安、復,京西馬步軍副總管馬榮率將士戰嚴竇山。癸未,再戰銅冶坪。
三月丁亥,又戰子陵大脊山。詔榮兵不滿千,能御大難,賞官兩轉,進州鈐,帶行閣門祗候,賜金帶。諸將王成、楊進各官兩轉升遷,余推恩有差。丁未,守三曏q口諸將焚北屯積蓄,斷其浮梁。
夏四月庚申,有流星出自角、亢,大如太白。戊辰,詔襄、郢新復州郡,耕屯為急,以緡錢百萬命京閫措置,給種與牛。壬申,熒惑犯權星。乙亥,葵抗兼侍立修注官。丙子,置池州游擊水軍。
五月甲申朔,祈雨。壬辰,詔申儆江防,每歲以葺戰艦、練舟師勤惰為殿最賞罰。乙巳,盜起信州玉山縣。罷諸郡經界。戊申,太陰犯畢。
六月癸亥,發米三萬石振衢、信饑、玉山寇平。丙寅,嚴、衢、婺、台、處、上饒、建寧、南劍、邵武大水,遣使分行振恤存問,除今年田租。
秋七月庚寅,太白、熒惑合于軫。
八月己未,詔來年省試仍舊用二月一日,殿試用四月十五日以前,庶免滯留遠方士子。己巳,詔以緡錢四十萬振恤在京軍民。丁丑,詔行《會天歷》。辛巳,詔改明年為寶 元年。
九月丁亥,少師、保康軍節度使、嗣沂王貴謙薨,贈太傅,追封申王。戊戌,太白、填星合于箕。丙午,太白犯斗。
冬十月癸丑,以徐清叟參知政事,董槐同知樞密院事。嗣濮王善 薨,贈少師、追封咸寧郡王。戊午,濮安懿王長孫善奐福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嗣濮王。壬申,詔襄、樊已復,其務措置屯田,修渠堰。
十一月庚寅,吳潛罷。丙申夜,臨安火;丁酉夜,火乃熄。戊戌,詔避殿減膳。壬寅,詔求直言。十二月乙卯,以吳潛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己未,詔追錄彭大雅創城渝州功,復承議郎,官其子。癸亥,詔海神為大祀,春秋遣從臣奉命往祠,奉常其條具典禮來上。壬申,太陰入氐。丁丑,立春,雷。
寶 元年春正月庚寅朔,詔以藝祖嫡系十一世孫嗣榮王與芮之子建安郡王孜為皇子,改賜名 ,授崇慶軍節度使,進封永嘉郡王。制《資善堂記》賜皇子。戊戌,日生戴氣。癸卯,大元兵渡漢江,屯萬州,入西柳關。高達調將士扼河關,上山大戰,至鱉坑、石碑港而還。詔高達、程大元、李和各官兩轉,余恩賞有差。
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戊辰,陳垓貪贓不法,竄潮州。辛未,罷尚書省,創置呈白房。
三月戊子,與芮授少師,加食邑七百戶;希邐檢少傅,加食邑五百戶;與歡授少保,加食邑七百戶;乃裕保康軍節度使,加食邑五百戶。丙申,別之杰薨,贈少師。
夏四月丁巳,有流星大如太白。
五月甲午,詔余 赴闕。乙未,詔侍從、台諫、給舍、制司各舉帥才二人。丁酉,熒惑、歲星合在昴。己亥,賜禮部進士姚勉以下及第、出身有差。
六月戊申朔,江、湖、閩、廣旱。庚戌,四川制司言余 疾革,詔 資政殿學士,與執政恩數。辛亥,以賈似道為資政殿大學士,李曾伯端明殿學士、職任依舊。庚申,以余晦為司農卿、四川宣諭使。祈雨。秋七月壬午,王伯大薨。丙戌,蔡抗兼資善堂翊善,施退翁兼資善堂直講。庚寅,溫、台、處三郡大水,詔發豐儲倉米並各州義廩振之。癸巳,詔余 以興元歸附之兵分隸本路諸州都統,務撫存之,仍各給良田,制司濟以錢粟。甲午,余 卒,贈官五轉。庚子,以董槐兼參知政事。癸卯,詔撫諭四川官吏軍民。
八月丁未朔,以馬光祖為司農卿、淮西總領財賦。甲寅,起居郎蕭泰來出知隆興府。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與泰來並除,子才四疏辭,極陳泰來奸險@穢,恥與為伍,泰來不得已,請祠,遂予郡。丙辰,以余晦權刑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財賦。乙丑,行皇宋元寶錢。
九月壬午,程元鳳升兼侍讀,牟子才升兼侍講。壬辰,城夔門。太陰入畢。
冬十月丙午朔,詔出緡錢二百萬,振恤京城軍民。
十一月丙子朔,詔獎諭襄陽守臣高達。己丑,賈似道獻所獲良馬,賜詔褒嘉,其將士增秩、賞賚有差。十二月乙卯,冊瑞國公主。庚申,劉伯正薨,贈五秩。
譯文︰
淳四年(1244 )春正月初一,下詔邊將不要擅自興兵暴掠,虐殺無辜,以告慰中原百姓。理宗撰制《訓廉》、《謹刑》二銘,警戒中外官員。任命李鳴復為參知政事;杜範為同知樞密院事;劉伯正為簽書樞密院事;余為華文閣待制,依舊為四川安撫制置使、重慶知府兼四川總領財賦;李曾伯為寶章閣直學士,依舊為淮東安撫制置使、揚州知州兼淮西制置使。十七日,樞密院說︰“四川帥臣余大小三十六戰,多有勞效,應該論功行賞。”下詔余趕快上報立功將士姓名等等,就按照名冊施加恩賞。十九日,任命余兼四川屯田使。
二月初二,出封樁庫絡錢各十萬,命令兩淮、京湖、四川制司收理近年來與元軍作戰而死者的遺骨,立為義家。夏四月初七,有流星大如太白星,出現在尾宿。十三日,填星守太微垣。二十五日,祈禱降雨。
五月十一日,余說︰“利州、間州城大獲山,蓬州城營山,渠州城大良平,嘉定城舊治,滬州城神臂山,各城工役,次第就緒。神臂山城成功,滬州知州曹致大功勞可嘉,請求施賞用來激勵其他城的修築。”下詔曹致大代行遙郡刺史。十八日,武功大夫、雄威軍都統制楊價世代守衛南邊,連年調戍播州,勤勞御敵,下詔楊價轉右武大夫、文州刺史。十九日,大元軍隊圍攻壽春府,呂文德節制調遣水陸各軍解圍有功,下詔到樞密院提議建議,發絡錢一百萬,到兩淮制司搞賞軍隊。二十一日,寧網進勇副尉桂虎和進義副尉楚富、吐渾將虞候鄭蔡,抵抗守衛壽春,都有功勞,下詔各轉官兩資,賜給一千絡錢。二十六日,前簽書樞密院事鄒應龍去世,贈少保、監察御史。胡清獻彈勃淮西提刑徐敏子三罪,下詔削官二級,送往江州居住。
六月初一,呂文德依舊為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兼淮西招撫使、壕州知州。初六,賜禮部進士留夢炎以下四百二十四人及第、出身不等。十三日,下詔︰安豐軍策應解壽春之圍將士補轉官資不等。下詔︰壽春一軍先涉大海,進攻山東膠、密等州有功,今元軍圍城,能夠守城不退,立功將士都補轉官資不等。二十六日,有流星大如太白星出現在畢宿。二十七日,吳潛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任其便居住。
秋七月初一,祈禱降雨。十七月,招收沿淮失業壯丁為武勝軍,以五千人為定額。二十三日,永州東安縣興發盜賊,飛虎軍正將吳龍、統制鄭存等討捕立功,下詔補轉官資不等。二十六日,下詔︰“已故直龍圖閣項安世正學直節,是先朝名儒,可特贈集英殿修撰。”八月二十四日,太白星白天顯現。九月初五,右承相史篙之因父親患病請假看望,答應批準,下詔範鐘、劉伯正暫領相事。初六,史彌忠去世,贈少師,封為鄭國公,賜給溢號文靖。下詔重新起用史篙之為右承相兼樞密使。十五日,熒惑星、填星合于較宿。十六日,京湖制司說︰諸將李福等攻破申州、蔡州西平縣城壁和馬家等寨,下詔將士各補官推賞不等。二十一日,將作監徐元杰上疏論史篙之重新起用之事,應允許他舉薦執政代替自己。理宗不答應,于是請求離去,理宗說︰“經筵依賴你幫助和規範,為什麼要請求離去呢了二十五日,太白星侵犯斗宿距星。二十七日,打雷。二十九日,打雷。台臣說嚴州和紹興、蕭山等縣,征商煩苛,下詔立即罷除。冬十月初七,下詔慶元府守臣敦促史篙之到朝廷,史篙之推辭,沒有批準。二十五日,杜範、游侶提舉萬壽觀兼侍讀。
十一月初四,下詔督促游侶、杜範到朝廷。十一日,打雷。十三日,下詔陳擎、李性傳到朝廷。
十二月初四,以範鐘為左承相兼樞密使,杜範為右承相兼樞密使,游侶為知樞密院事,劉伯正為參知政事兼簽書樞密院事。下詔整治文武百官。允許右承相史篙之守完父喪。初八,以趙葵為同知樞密院事。初九,鄭清之授為少保,依舊為觀文殿大學士、醛泉觀使兼侍讀,並且逢一日、五日朝見皇帝,進封為衛國公。
淳五年春正月初一,下詔更新政事,安撫中原遺民。初十,杜範辭免右承相,沒批淮。十三日,打雷。十九日,任命李性傳為簽書樞密院事兼代理參知政事。
二月初一,降土。初九,收復五河,下詔︰呂文德進三秩,羊洪進二秩,其余有戰功者施加恩賞,陣亡者,開列姓名予以慰問撫恤。十二日,範鐘等呈上醫碟、《 日歷和哮宗光宗御集、經武要略、濘宗實錄。二十七日,太白星白天顯現。
三月初五,下詔嚴格執行贓吏法,並且命令有關部門檢舉彭大雅、程以升、吳淇、徐敏子納賄罪行。按照淳熙時的規定,戒吏貪虐、預借、抑配、重催、取贏。以絡線一百萬搞賞淮東軍隊。
夏四月二十日,填星侵犯上相星。二十二日,杜範去世,贈少傅,溢號清獻。二十四日,余說暫代巴州守何震之守城死于戰陣,下詔進贈官三秩,一個兒子授為下州文學官。京湖制司說︰“鈴轄王雲等襲擊鄧州鎮平縣靈山,作戰順陽鐵撅峪,都有功勞,作戰數十回合,王雲等六人遭受重傷,本路鈴轄于江一軍奮力作戰。”下詔︰“王雲贈三秩,並且任其二個兒子為承信郎,王寬、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贈恤,于江等各轉一官級。”下詔李曾伯、余、董槐、孟琪、王鑒盡職盡責。李曾伯、余升為職,董槐、孟琪、王鑒轉官,並繼續擔任原來職務。五月初四,呂文福、夏貴上報戰功,詔令夏貴轉兩官,呂文福帶行閣職。十四日,下詔︰沿江、湖南、江西、湖廣、兩浙制帥槽司和許浦水軍司,共造輕捷戰船一千艘,設置游擊軍壯士三萬人,分別防備抵御敵軍。十五日,太陽旁出現赤黃背氣。十八日,下詔董槐到朝廷。二十四日,淮東制置使李曾伯辭免煥章閣學士,理宗批淮了他的請求。
六月二十一日,祈禱降雨。二十三日,工部侍郎徐元杰暴死,贈四秩。設置詔獄。
秋七月初一,日食。早災。初九,鎮江、常州干早,下詔監司、守臣和沿江各郡安集流民。十二日,祈禱降雨。二十三日,下詔給徐元杰、劉漢弼官田五百畝、絡錢五千,撫恤其家。二十五日,京湖制司說總制亢國用率軍在裕州拐河、黑山、大神山作戰,都有戰功。下詔亢國用轉兩官,李山等四十七人轉一官。呂文德報告說在五河隘口與大元軍隊作戰,又在壕州作戰,元軍退走。詔令呂文德︰屯駐各軍戰守將士,施加恩惠不等。八月十八日,範鐘再次請求解職歸田,沒有允準。
九月十二日,京湖制置司說︰“劉整等率領精銳軍隊用雲梯從四面登上鎮平縣城,進人城中進行巷戰,焚燒城中倉庫、模糧、器甲,路將武勝等四人戰死;劫掠廣陽,焚毀列屯、寨柵、廬舍共二十多處;回軍到達靈山,又力戰有功。”詔令劉整轉二官,同行蔡貴等二百二十人各轉一官。十九日,祭祀明堂,酬答太祖、太宗和寧宗,大赦。
冬十一月初四,鄭清之請求解職歸田,沒有允準。初五,下詔︰趙師彌典司屬籍,職事修舉,授為太傅,加食邑,依前判大宗正事、嗣秀王。二十一日,下詔︰元軍進人川蜀,暫代成都知府馮有碩、暫代漢州知州王驟、暫代成都知縣楊兌、暫代資州知州劉永、暫代撞川知府魏靄在任上戰死,分別贈轉三官,任其子一人為官。二十二日,下詔︰將領關貴、統制白傅才率眾收復洋州,回軍時遇到元兵交戰,將士一百五十三人都陣亡了,已經附饗于閡忠廟,並贍養、撫恤其家。關貴、白傅才各贈承節郎,任其一子為進勇副尉。
十二月十三日,下詔壽春守臣劉雄飛等因抵抗元軍攻城有功,劉雄飛和呂文福、林子擊等十一人各轉三官,劉用等補轉官資不等。十八日,以游侶為右承相兼樞密使;鄭清之為少師、奉國軍節度使,依前為醛泉觀使兼侍讀,並且逢一日、五日朝見皇上,賜給玉帶和行在的住宅。兄趙與腿換授安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萬壽觀使,並且依舊逢一日、五日朝見皇上。弟嗣沂王趙貴謙、嗣榮王趙與丙並加授少保,以趙葵為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李性傳為同知樞密院事,陳擎兼參知政事。二十一日,太史上奏來年春節為日食,下詔本月二十一日避殿減膳。命令各個部門講行缺政,凡是可以消滅災異的辦法,直言不諱。淳六年春正月初一。日食。設置國用所,命令趙與襪為提領官。
二月初八,範鐘再次請求解職歸田,下詔轉三官,觀文殿大學士、醛泉觀使兼侍讀。初九,範鐘再辭,下詔提舉洞霄宮,任便居住。初十,以劉雄飛為壽春知府,節制屯田軍馬。
三月初四,太陽周圍有光圈環繞,日暈顯現。
夏四月初二,太白星白天顯現。初三,月亮侵犯太白星。十五日,以丘岳兼兩淮屯田副使,賈似道兼薪、黃屯田副使。十八日,太陽周圍有光圈環繞。十九日,下詔︰“朱熹門人胡安之、呂煮、蔡模為迪功郎、本州州學教授。給札錄其著述,並開列所想說的話上報朝廷。”閏四月初三,李曾伯因台諫官彈論,下詔免職授給祠祿官,不久罷免祠官。初十,呂文德說︰“今春元兵進攻兩淮,統制汪懷忠等在趙家園抵抗,奪回俘獲的百姓;路鈴轄夏貴,知州王成、倪政等,率領水軍救援安豐軍,所至數戰,將士陣亡者很多。”下詔︰“倪政贈轉三官,官其一子為承信郎;許通、夏蓋、孫才、江德仙各贈轉兩官,官其一子為下班抵應,賜給絡錢撫恤其家;其余立功將士恩賞不等。”十三日,月亮周圍出現五重光圈。十五日,余說︰“元軍分四道進攻四川,將士抵抗有功者,隨時給予恩賞,開列立功等第補轉官資上報。”詔令按此辦理。五月初三,下詔賈似道措置淮西修築山寨。初五,太白星侵犯權星。二十二日,下詔各鎮募兵、造船、置馬,帥臣務必獎勵激勸將士,以嚴邊防。六月初七,保信軍節度使趙希承去世。十九日,祈禱降雨。二十五日,以陳蒸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二十八日,台臣彈勃說,李鳴復、劉伯正進則陷害好人,退則為害地方。下詔李鳴復免職罷宮觀,劉伯正削奪一秩。秋七月初六,泉州歲饑,百姓謝應瑞沒等有關部門勸販,自出私錢四十多萬絡來米用來販濟鄉民,所全活甚眾,詔令補進義校尉。十一日,月亮侵犯斗星。十三日,呂文德說︰“元兵圍攻壽春城,州軍至黃家穴,總管孫琦、呂文信、夏貴等在龍作戰,有戰功。”下詔呂文德轉一官,其余按等級補轉官職;陣亡者董先等二十二人,傷者四百三十七人,贈恤恩賞不等。十七日,有流星出自室宿,大如太白星。
八月初五,月亮侵犯房宿。二十三日,賜文士劉克莊進士出身,任命為秘書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二十六日,太白星白天出現。二十七日,以劉克莊兼崇政殿說書。樞密院說︰“前知普州何叔丁、簽書判官楊仁舉,淳元年冬元軍攻城,兩家二十多人死于兵禍,何叔丁孫何嗣祖、楊仁舉幼子楊肖翁被俘逃回。”下詔何叔丁等贈官恤後不等。九月初九,有流星顯現于斗宿,大如太白星。十三日,以賈似道為敷文閣直學士、京湖制置使、江陵知府兼夔路策應使。太白星白天顯現。十八日,孟琪去世,贈少師。
冬十月初四,少保、嗣榮王趙與丙之子賜名孟啟,授為貴州刺史。初十,填星、歲星、熒惑星合于亢宿。二十四日,太白星進人氏宿。
十一月初八,歲星進人氏宿。十九日,右承相游侶五次請求免職歸田,下詔不允準。二十六日,下詔︰“元兵進人四少11 ,前四川制置使陳隆之全家數百口遇害,至死不降,特賜為徽 閣待制,官其二子,賜溢立廟。為國捐軀者史季儉、楊勘子各賜轉二官,官其一子。”
十二月初十,下詔史篙之依他所請求的,以金紫光祿大夫、觀文殿大學士、永國公職餃退休。台諫彈勃說史篙之無父無君,名聲不好,行為污穢,罪有余辜,應當誅殺,請求停免宮祠,削奪官職,流竄遠方。
淳七年春正月初一,下詔︰“近一段時間朝廷驅逐沒有才能的人,召用正直名士,史篙之已經命令退休,表示不再起用。你們二三位大臣,要同心同德,務舉實政,來安定我宋朝江山;如果敷衍應付,不舉實事,曠廢歲月,膚將依靠什麼來治理國家啊廣建立資善堂,授趙孟啟為宜州觀察使,就讀宮內小學。二月初六,下詔︰“淮安主簿周子很久以前就被元軍俘虜。他多次送來蠟書,秘密報告邊境戰事消息,今天終于生還,可改為朝奉郎,優加提升。”十五日,貴妃賈氏去世。二十四日,太陽周圍有光圈環繞。二十八日,下詔改潛邸為龍翔宮。
三月十七日,祈禱降雨。夏四月初四,填星侵犯亢宿。十七日,以王伯大為簽書樞密院事,吳潛為同簽書樞密院事。十八日,以鄭清之為太傅、右承相兼樞密使,封為越國公;游侶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醛泉觀使兼侍讀;趙葵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督視江淮、京西、湖北軍馬;陳擎為知樞密院事、湖南安撫大使、潭州知州。二十一日,趙葵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江東安撫使,行軍調度都可自行處理決定;趙希為禮部尚書、督視行府參贊軍事。二十七日,出絡錢一千萬、銀十五萬兩、祠碟千道、絹萬匹,以及戶部銀五千兩,給付督視行府趙葵調用。
五月初二,寧淮軍統制張忠戍守浮山,與元將搏斗,雙方溺水而死,贈張忠為武略大夫,任其一子為承信郎,賜給其家五千絡錢。祈禱降雨。二十日,以吳潛兼代理參知政事。二十三日,到集英殿策試士人,下詔尋求直言以消滅早災。六月十二日,賜禮部進士張淵微以下五百二十七人及第、出身不等。十五日,因早災避殿減膳。詔令中外臣僚士民直言朝政過失,不要有所隱諱。二十七日,下詔︰“早災勢頭沒有減弱,兩淮、襄、蜀和江、閩內地,曾經遭受兵火州縣,遺骸暴露,感傷和氣,管轄地區內有關部門予以收埋。”
秋七月初八,月亮侵犯心宿。十四日,吳潛被罷免。十六日,以別之杰為參知政事,鄭朋為同簽書樞密院事。二十八日,吳潛依舊為端明殿學士、福州知州、福建安撫使。
八月初四,鄭朋被罷免。十一日,降雨。二十一日,前彭州守臣寧文景吶為國戰死,下詔贈官、進三秩,任其一子為下州文學官。二十二日,下詔監司、守臣討論荒政販濟貧乏,租稅符合減免的情況以實上報。二十四日,高定子去世,贈少保。二十六日,蔡抗進呈其父蔡沈著淌書解。
九月初六,有流星出現在室宿。二十三日,打雷。
冬十月初二,太白星白天顯現。三十日,台臣議論添差、抽差、攝局、須人、奏闢、改任、薦舉、借補、曠職、匿過十弊。十一月初八,下詔︰“茶陵知縣事黃端卿為郴寇所害,進官三級,任其一子為將仕郎,在衡州為他立廟。”
十二月初二,李鳴復去世。十三日,下詔︰“太學生程九萬從元軍營中脫身來歸,而且陳述邊事,賜給迪功郎。”淳八年春二月初九,趙葵說呂文德和諸將解泅州之圍有功,詔令補轉官資、施加恩賞不等。初十,月亮周圍出現黃白光圈。十五日,降冰雹。十七日,福州福安縣百姓羅氏母親年過百歲,特封孺人,免除其家賦役,命令有關部門歲時節令慰問撫恤,以厚風化。二十三日,趙葵上表︰“招、泅斷橋,將士用命,擊退元軍。陳奕、譚涓玉、王成等在渦河、龜山與元軍作戰,有戰功,听說其中步兵多是山東人,于是調遣史用政等襲擊膠州,又襲擊高密縣,以牽制侵略兩淮的元軍。”下詔盡快上報立功將士等第、姓名施加恩賞。乙丑日,降冰雹。二十六日,下詔︰“先鋒軍統制田智潤在泅州潮河壩作戰,父子都死于戰場,贈田智潤修武郎,其子贈承節郎,另外任其一子為承信郎,給絡錢五千撫恤其家。”
夏四月初三,詔令淮東制置司在泅州立廟,紀念夏皋和張忠、田智潤父子,賜匾額以表彰忠節義士。初十,贈朝奉郎程克己妻王氏同死于兵火,進贈安人。五月十六日,趙葵進升三級。六月初九,太陽周圍有赤黃光圈環繞。二十二日,以徐鹿卿為樞密使兼參知政事兼侍講。二十八日,有流星出沒河鼓星,大如太白星。
秋七月初三,太白星進人井宿。初六,以王伯大參知政事,應租同知樞密院事,謝方叔簽書樞密院事,史宅之為同簽書樞密院事,趙與襪為資政殿學士,依舊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二十八日,王伯大罷為資政殿學士、建寧知府。九月十七日,祭祀明堂,大赦。打雷。
冬十月初一,別之杰三次請求解職歸田,下詔以資政殿大學士身份知紹興府。初二,應租、謝方叔為兼參知政事。初六,余說︰“都統制張實等因立有戰功,秉承朝廷命令給他轉三官,給刺史象符、金銀器二百兩、銀三百兩、絡錢一萬,其余將士依等第轉官,給金銀符、錢帛不等。”詔令給付命詞和任命書。
淳九年春正月初二,趙孟啟授為慶遠軍節度使,進封益國公。十七日,下詔周世宗八世孫柴彥穎補承務郎,襲封崇義公。十八日,下詔︰兩淮、京湖沿江曠土,軍民隨便耕種,秋成後官府不收租稅,制帥官要嚴格查訪。二十日,下詔給官田五百畝,命令臨安府創設慈幼局,收養道路上被遺棄的初生嬰兒,並且設置藥局治療貧民疾病。二十二日,降冰雹。二十四日,許應龍去世。二十六日,範鐘去世,贈少保,溢號文肅。二十八日,下詔給表忠觀三百畝官田,表揚錢氏功德,並且禁止樵采。
閏二月初二,以鄭清之為太師、左承相兼樞密使,進封魏國公;趙葵為右承相兼樞密使;應租、謝方叔為參知政事;史宅之為同知樞密院事。十三日,鄭清之五次辭免太師,允準。
三月十一日,以賈似道為寶文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十三日,程元鳳為江、淮等路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公事兼知饒州。十五日,下詔因四月一日日食,從本月二十一日起避殿減膳。
夏四月初一,日食。初九,趙葵四次辭免右承相兼樞密使,下詔不允。五月十八日,趙葵請求解職歸田,又沒批準。二十三日,鄭朋去世。
六月二十二日白天,南方有星,急流至濁宿消失,大如太白星。二十六日,下詔邊郡分別立一廟,賜額為褒忠。凡是為國戰死,忠義節氣顯著者,並祠祀于廟,守臣春秋致祭。
秋七月二十三日,下詔吉州知州李義山再削官三級,監贓錢銀繳納安邊所。癸酉日,太白星侵犯進賢星。八月初十,以吳潛為資政殿學士、紹興知府、浙東安撫使。十二日,下詔督促趙葵上任治事,命令吳淵催促趙葵到朝廷。
九月初八,下詔趙與襪提領戶部財用,設置新倉,積貯一百二十萬石,稱淳倉,允許置官四人。二十七日,冊命婉容閻氏為貴妃。
冬十月初四,太白星進人氏宿。三十日,諫臣周坦說︰“建寧知府楊棟任成都制幕時,帶走激賞庫所有珍寶率先逃跑,陷害丁敞致死,導致四川全境生靈涂炭。”下詔革除楊棟閣職,罷免新任。十一月初四,太白星進人氏宿。初五,有流星出自織女星。初九,趙與襪為資政殿學士、提領國用、浙西安撫使。十六日,應租請求歸回故鄉,詔令以資政殿學士知平江府。
十二月初二,以董槐兼侍讀。初八,以吳潛為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徐清雯為簽書樞密院事。十一日,太白星白天出現。二十一日,史宅之去世,贈少師。
淳十年春正月二十八日,應租三次請求回到故鄉,給與祠祿。二月十九日,降土。
三月十七日,趙葵辭職,任命為觀文殿大學士、醛泉觀使兼侍讀,依舊逢一日、五日朝見皇帝。二十四日,以賈似道為端明殿學士、兩淮制置大使、淮安東撫使、揚州知州。余為龍圖閣學士,職任依舊。李曾伯為徽 閣學士、京湖安撫制置使、江陵知府。三十日,有流星傍晚墜落。
夏四月十三日,到龍翔宮。
五月初一,任命福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善舟為保康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嗣攫王。吳淵為資政殿學士,職任依舊,給予執政待遇。十八日,賈似道說王登修築江陵城壕有功勞,下詔王登初官選人,減少舉主三人。
八月二十一日,台州發生大水。九月初一,賈似道兼淮西安撫使。初六,賜禮部進士方夢魁以下五百一十三人及第、出身不等。十一日,進士第一名方夢魁改賜名逢辰。十五日,因嚴州水災,免除百姓田租。
冬十月初五,詔令郡邑間出現水患,遭災小民,各地隨時發義倉米販濟。二十九日,下詔各統帥軍隊的官員,今後實行處罰,不要杖脊以傷人命。
十一月十一日,趙葵授為特進,依舊為觀文殿大學士、判潭州、湖南安撫大使。二十一日,打雷。二十二日,因打雷非時,從本月二十四日起避殿減膳。下詔︰“公卿大夫百執事分別克盡職守。努力工作,補膚不逮。”參知政事謝方叔、吳潛,簽書樞密院事徐清雯都請求解除職務,下詔不允。
十二月初一,鄭清之請求解職歸田,下詔不允。初七,太白星、歲星合于危宿。二十六日,虹顯現。
淳十一年春正月初六,下詔趙孟啟改賜名孜,依前為慶遠軍節度使,進封建安郡王。二十八日,下詔沿海沿江州郡,申嚴水軍之制。監察御史程元鳳說,資善堂應該選用重厚篤實之士,理宗高興地采納了。
二月初五,左承相鄭清之等呈上醫牌、《 日歷、會要和優宗寧宗寶切卜、濘宗經武要略。初七,下詔鄭清之等分別進秩不等。初十,游侶請求退休,下詔依舊為觀文殿大學士,進升二級。二十四日,太白星侵犯晶宿。二十五日,太白星白天顯現。
三月初七,少保、保寧軍節度使、嗣攫王趙不擅去世,贈少師,追封為新興郡王。十五日,降土。十八日,任命謝方叔為知樞密院、參知政事,吳潛為參知政事,徐清雯為同知樞密院事。二十一日,築寶應城,下詔移一軍戍守;李庭芝進升一級,將士施加恩賞不等。俞興升為成都安撫副使、嘉定知府,擔任威、茂、黎、雅四州邊防重任。
夏四月初八,潭州百姓林符三世孝行,一門義居,福州陳氏,初成年時即謹守志節,壽逾九十,下詔表彰其門。十七日,進呈婷條法事勢共四百三十篇,鄭清之等各進一級。
六月初五,四川余奏進北馬五百匹,下詔立功將士盡快上報姓名施加恩賞。初三,高達帶行遙郡刺史、代理襄陽知府、管內安撫,節制屯戍軍馬。十二日,詔求遺書和山林隱士有著述者,允許向朝廷推薦。
秋七月初四,太白星白天顯現。初七,月亮進人氏宿。十三日,太白星進人井宿。十八日,有流星出現在畢宿,大如太白星。二十一日,前簽書樞密院事陳卓去世,贈少師。
八月初一,流星傍晚墜落。初五,月亮進人氏宿。初九,熒惑星進人井宿。十九日,命令呂文福為廬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二十二日,下詔把已故直龍圖閣樓意所著沖興小傳百篇、宋十朝綱目》 和撮要二書交付史館謄寫,樓意被追贈為龍圖閣待制。二十三日,下詔︰“近覽林光世踢戀,懂得了易推星配象演義,有關部門以禮把他送到朝廷。”九月十四日,祭祀明堂,大赦。閏十月初七,太白星進人氏宿。十七日,吳潛五次上疏請求解除職務,沒有允準。
十一月十一日,京湖制司上表都統高達等收復襄、樊,下詔立功將士三萬二千七百零二人分別轉一官,以絡錢三百五十萬搞賞軍隊。十九日,鄭清之請解除職務,下詔依前為太傅、保寧軍節度使充任醛泉觀使,封為齊國公,依舊逢一日、五日朝見皇帝。二十四日,下詔︰承信郎陳思獻書籍,賜轉一官。二十五日,太師鄭清之去世,贈尚書令,追封魏郡王,溢號忠定。二十九日,以謝方叔為左承相,吳潛為右承相。三十日,以徐清雯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董槐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十二月十三日,詔令從八個方面嚴格要求在朝官員,這就是︰肅綱紀、用正人、救褚幣、固邊防、清吏道、淑士氣、定軍制、結人心。二十四日,游侶去世,贈少師,溢號清獻。淳十二年春正月初八,武功大夫王堅因收復興元府功勞,轉遙郡團練使。十六日,太學錄楊愈卿因孝行卓異,下詔表彰其門,以其事跡給付史館。二十八日,下詔宰執議立方田,開溝儈,從近郊開始。創置游擊軍、水軍、步軍各半。二月初一,日食。初五,下詔陳顯伯為資善堂詡善,蔡抗為資善堂贊讀,翁甫為資善堂直講。二十八日,下詔襄、呈陣新近收復州縣,賦稅免除三年。大元兵數萬人進攻隨、呈陣、安、復州,京西馬步軍副總管馬榮率將士在嚴竇山作戰。二十九日,再戰銅冶坪。
三月初三,又戰于子陵大脊山。下詔︰馬榮軍不滿千,能抗御大難,賞轉兩官,進升為州鈴轄,帶行閻門抵候,賜給金帶。諸將王成、楊進各轉兩官升遷,其余人施恩不等。二十三日,三漢口諸將焚毀元軍屯積儲蓄,斷其浮梁。夏四月初七,有流星出現在角宿、亢宿,大如太白星。十五日,下詔襄、呈陣新近收復州郡,耕屯為主要任務,調撥一百萬絡錢命京湖統帥措置,給付種子和耕牛。十九日,熒惑星侵犯權星。二十二日,蔡抗兼侍立修注官。二十三日,設置池州游擊水軍。
五月初一,祈禱降雨。初九,下詔嚴格江防,每年以修造戰船、訓練水軍勤惰為官員將帥成績好壞賞罰的標準。二十二日,信州玉山縣發生盜賊。罷除各郡經界。二十五日,月亮侵犯畢宿。六月十一日,發米三萬石販濟瞥州、信州饑民。玉山縣寇盜平定。十四日,嚴、瞥、姿、台、處、上饒、建寧、南劍、邵武發生大水,派人分別前往這些地區慰問販濟災民,免除今年田租。
秋七月初八,太白星、熒惑星合于較宿。
八月初七,下詔來年省試仍定在二月一日,殿試定在四月十五日以前,以免遠方士人不能到達。十七日,下詔以絡錢四十萬販恤在京軍民。二十五日,下詔實行會天厲。二十九日,下詔改明年為寶元年。
九月初六,少師、保康軍節度使、嗣沂王趙貴謙去世,贈太傅,追封申王。十七日,太白星、填星合于箕宿。二十五日,太白星侵犯斗宿。
冬十月初二,以徐清雯參知政事,董槐為同知樞密院事。嗣攫王善升去世,贈少師、追封為咸寧郡王。初七,攫安爵王長孫趙善灸授為福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嗣攫王。二十一日,下詔襄、樊已經收復,重要的是要措置屯田,修築渠堰。
十一月初十,吳潛被罷免。十六日夜,臨安發生火災。十七日夜,火災消滅。十八日,下詔避殿減膳。二十二日,下詔求直言。
十二月初五,以吳潛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初九,下詔追錄彭大雅創築渝州城之功,恢復為承議郎,任其子為官。十三日,詔令海神為大祀,春秋派遣從臣奉命前往祀祠,陳述祭祀典禮上報。二十二日,月亮進人氏宿。二十七日,立春,打雷。
寶元年(1253 )春正月庚寅朔,下詔以太祖嫡孫十一世孫嗣榮王趙與丙之子建安郡王趙孜為皇子,改賜名甚,授為崇慶軍節度使,進封永嘉郡王。撰制饋善堂主己賜給皇子。十九日,太陽周圍出現戴氣。二十四日,元兵渡過漢江,屯駐萬州,進人西柳關。高達調遣將士扼守河關,上山大戰,至鱉坑、石碑港而回。下詔高達、程大元、李和各轉兩官,其余恩賞不等。
二月初一,日食。二十日,陳該貪贓不法,貶竄潮州。二十三日,罷除尚書省,創置呈白房。
三月初十,趙與丙授為少師,加食邑七百戶;趙希通為檢校少傅,加食邑五百戶;趙與腿授為少保,加食邑七百戶;趙乃裕為保康軍節度使,加食邑五百戶。十八日,別之杰去世,贈少師。夏四月初十,有流星大如太白星。五月十七日,詔令余前往朝廷。十八日,下詔侍從、台諫、給舍、制司分別舉薦帥才二人。二十日,熒惑星、歲星合在晶宿。二十二日,賜禮部進士姚勉以下及第、出身不等。
六月初一,江、湖、閩、廣發生早災。初三,四川制司報告說余患病,下詔余為資政殿學士,給予執政待遇。初四,以賈似道為資政殿大學士,李曾伯為端明殿學士,職任依舊。十三日,任命余晦為司農卿、四川宣諭使。祈禱降雨。秋七月初六,王伯大去世。初十,蔡抗兼資善堂詡善,施退翁兼資善堂直講。十四日,溫、台、處三州發生大水,下詔發豐儲倉米和各州義倉販濟饑民。十七日,下詔余以興元歸附之兵,分別錄歸本路各州都統,務必安撫慰問,並各給良田,制司濟以錢粟。十八日,余去世,贈轉五官。二十四日,以董槐兼參知政事。二十七日,下詔撫諭四川官吏軍民。八月初一,以馬光祖為司農卿、淮西總領財賦。初八,起居郎蕭泰來出知隆興府。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與蕭泰來一起授官,牟子才四次上疏辭免,極陳蕭泰來奸險污穢,恥與為伍,蕭泰來不得已請求祠官,于是出知地方官。初十,任命余晦代理刑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重慶知府兼四川總領財賦。十九日,推行皇宋元寶錢。
九月初六,程元鳳升兼侍讀,牟子才升兼待講。十六日,修築夔門城。月亮進人畢宿。冬十月初一,下詔出絡錢二百萬,販恤京城軍民。
十一月初一,下詔獎諭襄陽守臣高達。十四日,賈似道進獻所獲良馬,賜詔書予以表揚,將士增秩賞賜不等。十二月十一日,冊封瑞國公主。十六日,劉伯正去世,贈給五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