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第三 瘧(脾寒)

類別︰子部 作者︰宋•王執中 書名︰針灸資生經

    千金雲、夫瘧皆生于風。夏傷于暑。秋為 ( 同。)瘧。(素問雲。 猶老也。亦瘦楊上善雲。二日一發為 瘧。其說與素問千金異。)瘧有數名。先寒後熱曰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多寒曰牡瘧。久不瘥曰勞瘧。(久不斷曰老瘧。)時行後變成瘧曰瘴瘧。病結為 瘕曰瘧母。以至肝肺脾腎心胃亦皆有瘧。或每日發。或間日發。或作稍益晏。或作日益早。素問千金等方論之詳矣。治瘧之方甚多。惟小金丹最佳。予嘗以予人皆效。然人豈得皆有此藥哉。此灸之所以不可廢也。鄉居人用旱蓮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四指間也。)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況于灸乎。故詳著之。

    、治溫瘧寒瘧。(明)下雲、療瘧久不愈。腰俞、中管、治溫瘧 瘧。鬲俞、(。)命門、(見頭疼。)大溪、(見咳逆。)療 瘧。陰蹺、治暴瘧。上廉、治寒瘧。三間、治瘧寒熱。唇口干。身熱喘。目急痛。至陰、治瘧發寒熱。頭重煩心。(下)液門、合谷、陷谷、天池、治寒熱 瘧。偏歷、治發寒熱瘧久不愈。目視KT KT 。大椎、治瘧久不愈。少府、治 瘧久不愈者。煩滿少氣。悲恐畏人。臂酸掌熱。手握不伸。陶道、治 瘧寒熱灑淅。命門、治寒熱 瘧。腰腹相引痛。足臨泣、治瘧日西發。(千同。銅雲治瘧日發。)療小兒瘧久不愈。灸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各一壯。(並下。)大溪、(見心痛。)照海、中渚、治久瘧。丘墟、治久瘧振寒。(千同。)陷谷、治瘧。中封、治 瘧色蒼蒼(千雲太息。)振寒。小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液門、治 瘧寒熱。目眩頭痛。暴得耳聾。腕骨、治 瘧頭痛煩悶。

    商陽、治寒熱 瘧。口干。明下雲、治瘧口干。 、(見肩背痛)中脕、白環俞、治溫瘧。(見腰脊。)上 、偏歷、治寒熱瘧。三間、治寒瘧。唇焦口干。氣喘。脾俞、治有人患久瘧。諸藥不效。或教之以灸脾俞。即愈。更一人亦久患瘧。聞之。亦灸此穴而愈。蓋瘧多因飲食得之。故灸脾俞作效。

    內庭、厲兌、(面腫。)公孫、治寒瘧不嗜食。京骨、治瘧寒熱。喜驚不欲食。(明下同。)

    神門、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中。咽干不嗜食。合谷、陽溪、後溪、陽池、陰都、治身寒熱瘧。(明下雲 瘧。)病心下煩滿氣逆。天樞、治寒瘧。列缺、治寒瘧嘔沫。善笑縱唇口。(明下雲。 瘧面色不定。)少商、治 瘧振寒。腹滿。(明下有煩心善噦。)唾沫。唇干。引飲不下膨膨。手攣指痛。寒栗鼓頷。喉鳴。經渠、治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膨膨。(明同。)大椎、腰俞、治溫瘧 瘧。(明同。)大杼、療瘧頸項強。不可俯仰。頭痛振寒。前谷、風池、神道、(見頭痛。)百會、治 瘧。上星、治 瘧振寒熱汗不出。偏歷、主風瘧汗不出。(千)少澤、(明雲。頭痛。銅雲。寒熱。)復溜、昆侖、主瘧寒汗不出。沖陽、主瘧先寒洗淅。甚久而熱。熱去汗出。然谷、昆侖、主瘧多汗。甲雲、主瘧多汗。腰痛不可俯仰。目如脫。項如拔。列缺、後溪、少澤、前谷、主瘧寒熱。太泉、太溪、經渠、主瘧咳逆。心悶不得臥。寒熱。大陵、腕骨、陽谷、少沖、主乍寒乍熱瘧。天樞、主瘧振寒。熱甚狂言。太鐘、主瘧多寒少熱。甲雲、瘧悶嘔甚。熱多寒少。欲閉戶而處。寒厥足熱。商丘、主寒瘧腹痛。少海、主瘧背振寒。甲雲、項痛引肘掖。腰痛引少腹。四肢不舉。陽溪、主瘧甚苦寒咳嘔沫。厲兌、內庭、主瘧不嗜食。惡寒。少商、主瘧振栗鼓頷。商丘、神庭、上星、百會、完骨、風池、神道、掖門、前谷、光明、至陰、大杼、主 瘧熱。陰都、少海、商陽、三間、中渚、主瘧身熱。列缺、主瘧甚熱。陽谷、主瘧脅痛不得息。俠溪、主瘧足痛。沖陽、束骨、主瘧從腳起。飛揚、主狂瘧頭眩痛。痙反折。溫留、主瘧面赤腫。天井、主瘧食時發。心痛。悲傷不樂。天府、主瘧病。 、支正、小海、主風瘧。三里、陷谷、俠溪、飛揚大附子一枚炮末。姜兩半取自然汁。丸如小豆大。每十五丸空心熱酒吞下。老少加減。川客治瘧。只二三服皆愈。雲兼治脾胃。愈于姜附湯。故附此。


如果你對針灸資生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針灸資生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