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諸傷門 傷燥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證治準繩•雜病

    《內經》曰︰諸燥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乃陽明燥金肺與大腸之氣也。燥之為病,皆屬燥金之化,然能令金燥者火也,故曰燥萬物者,莫 乎火。夫金為陰之主,為水之源,而受燥氣,寒水生化之源竭絕于上,而不能灌溉周身,營養百骸,色干而無潤澤皮膚,滋生毫毛者,有自來矣。或大病而克伐太過,或吐利而亡津液,或預防養生誤餌金石之藥,或房勞致虛,補虛燥劑,食味過濃,辛熱太多,醇酒炙肉,皆能偏助狂火而損害真陰。陰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液衰耗,使燥熱轉甚為諸病。在外則皮膚皴揭,在上則咽鼻焦干,在中則水液衰少而煩渴,在下則腸胃枯涸,津不潤而便難,在手足則痿弱無力,在脈則細澀而微,此皆陰血為火熱所傷也。治法當以甘寒滋潤之劑,甘能生血,寒能勝熱,陰得滋而火殺,液得潤而燥除,源泉下降,精血上榮,如是則氣液宣通,內神茂而外色澤矣。滋燥養榮湯、大補地黃丸、清涼飲子、導滯通幽湯、潤腸丸、八正散,皆燥病中隨癥酌用之方藥也。


如果你對證治準繩•雜病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證治準繩•雜病》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