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性味宜忌

類別︰子部 作者︰清•唐宗海 書名︰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凡藥之性味。各以五行歸五髒。而生克好惡具焉。故各有宜忌。蓋藥得性味之偏所以調五髒。之偏勝也。偏而得中則病已。偏而太過則不宜。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肝木性主散達。急而不散。則宜辛以散之。夫辛是金之味然適得木之性故辛能補肝酸是木之味。而反得。金收之性。故酸能瀉肝。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

    心為火髒。性主柔。韌急則剛燥。故食咸以軟之。咸得水味。而具火性。故入心血。甘為土之味。火生土。則瀉其氣矣。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凡性與味皆。互換。故得木味者。得金性得水味者。得火性惟土為中氣性味不換得土味者即得土性。緩者和也。脾急則不和。食甘以緩之。以甘之本味歸脾。能補土也。以苦瀉之者。甘升苦降。味相反而功異也。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肺主秋收之金。急則反常。故用酸以收之。辛則能散其氣也。

    腎欲堅急食咸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

    腎體沉石。欲其堅病則失常惟苦味具寒之性能堅之。故以苦補之。咸則潤軟。故能瀉腎。

    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毋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

    五髒之本味。即能傷及五體。總見太過之為病也。

    按照肺肝之例。苦亦瀉心。酸亦瀉脾。而雲甘瀉心。苦瀉脾。總見性味之功用。非出于一途也。


如果你對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