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例(次序略經更定) 簡介

類別︰子部 作者︰清•姚瀾 書名︰本草分經

    一、編內先列內景經絡諸圖,以資考鏡,且使病患自覺何處為患,即可知為何經之病,宜用何經一、十二經次序︰始于手太陰肺,次手陽明大腸,次足陽明胃,次足太陰脾,次手少陰心,次手太陽小腸,次足太陽膀胱,次足少陰腎,次手厥陰心包,次手少陽三焦,次足少陽膽,終于足厥陰肝。是編不依次開列者,亦因便于翻閱故也。

    一、是編以經絡為綱,藥品為目。勢不能于一經之內匯草木蟲魚之全,故總目全載藥品,又于每一、凡一藥而兼入數經者,均于總目每味之下注明。至其性味功用,則止于第一經之一味內一、藥有不循經絡者,另列雜品一門。凡總目不下注某經,或通行者,皆雜品也。

    凡一經匯一經之藥,從其同也。而其功用則各不同,故又分列補和攻散寒熱六者,使之亦從其同。庶令閱者,依類取用,較為便捷。

    一、藥品多有一物數名者,若分載各味之下,則散而雜稽,茲將同名諸品,匯列一卷,以便一、藥性有畏惡反忌,讀本草者,不可不知。然古方多有兼用者,若泥于其性而不知變通,轉多窒滯。是當廣閱古方,以求其義,不必存膠柱之見也。故編內不備載畏惡反忌之文。

    一、是編所載藥名,及其字體,概從時俗。如薏苡仁作米仁,惡實作牛蒡子,又 作姜,石不妨從俗,而在初學則便于查閱也。

    (圖缺)內景經絡圖

    (圖缺)周身圖

    (圖缺)手太陰肺經(左右共二十二穴)

    (圖缺)足太陰脾經(左右共四十二穴)

    (圖缺)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共四十穴)

    (圖缺)足陽明胃經(左右共九十穴)

    (圖缺)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共四十六穴)

    (圖缺)足少陽膽經(左右共八十六穴)

    (圖缺)手厥陰心包經(左右共十八穴)

    (圖缺)足厥陰肝經(左右共二十八穴)

    (圖缺)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共三十八穴)

    (圖缺)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圖缺)手少陰心經(左右共十八穴)

    (圖缺)足少陰腎經(左右共五十四穴)

    (圖缺)奇經任脈(二十四穴)

    (圖缺)奇經督脈(二十八穴)


如果你對本草分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分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