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回  祈神祗翁媳相逢  因情義金蘭助力

類別︰集部 作者︰李雨堂[清] 書名︰五虎平南

    第二十四回  祈神祗翁媳相逢  因情義金蘭助力

    詩曰︰

    神明指示狄元戎,翁媳富青山上逢。

    大破純陽歸降日,姻緣得遂兩情深。

    當下這侍者聞狄帥動問,便說︰“二位上客乃遠方中國人,不知來歷。這位老

    師父乃本廟中一尊活佛,道行非常,能知過去未來之事,在本山南角小蓬萊回光洞

    居住,但凡本廟有禍福與有緣的貴人降臨,老師父方才下山到來,今日不知何故又

    下山的,所以合廟道士前去迎接。如今怠慢二位,休得見怪。”狄帥听了大喜,說

    道︰“這老師有多大年紀,道號何名?”侍者道︰“聞人說,老師父乃殘唐時郭威

    的軍師王樸也,後出家訪道至此,道號靜雲,見本山幽雅清靜,在此修行,後來見

    本廟人多,故遷往小蓬萊閉戶不出……”侍者說未完,有先時見過的二位道士進來,

    呼聲︰“二位貴人,小道奉老師父之命,前來請相見。”狄爺、石將軍听了,心下

    驚疑,只隨同道士一路到了一間靜室,只見一個道士紅顏白發,已在室堂外恭迎。

    狄爺二人見這道人仙姿古貌,上前迎接,老道連忙答禮。

    到了室中坐下,老道說︰“狄王爺、石將軍今日駕臨,故貧道下山相迎,莫道

    無因卻有因,且喜今日甲子期,令公子良緣有機會了。”狄爺聞言,實見驚怪,說︰

    “老師能知過去未來之事,果不虛也。今日弟子心事難以相瞞,後事還望老師指點

    一二。”老道人微笑曰︰“不勞千歲吩咐,小道此來,一者為大宋天子平定南方,

    二來助成令公子一段萬里姻緣,是以貧道特來饒舌。”狄爺大悅,道︰“弟子何幸,

    得逢老師!”

    當時道人呼聲︰“千歲,歇一刻間,仍到武侯廟後坐坐,等待段小姐二位到來

    進香。你不可見面無情,只待她叩贊完神明,然後千歲在後堂訴說情由,痛哭令公

    子,小姐一聞知即來與千歲會面。但令公子與小姐尚有一債未完,小貧道不敢預泄

    天機,破陣之後便知分曉。”狄元帥呼聲︰“老師,弟子多蒙指點之恩,得勝班師

    回朝奏聞天子,請旨宣召加封以報老師。”老道人說︰“貧道山野之人,棄紅塵已

    久,那功名富貴視之如浮雲中,只知閉戶念經,不管幾間世事。”狄爺聞知,自知

    失言,忙上前打拱,呼聲︰“老師,弟子一時失言,望祈寬恕。”老道者起位賠禮,

    說︰“千歲之蒙過厚,貧道福薄耳。”狄爺又說︰“吾今奉旨征南,未分勝敗,我

    終身之事若何,望祈指示。”老道人說︰“千歲,你乃大宋保國名臣,忠心貫日,

    天道豈無報之以福祿位!王侯子孫歷蔭永無災殃,何須過慮。”狄爺點頭稱是︰

    “人生只要忠孝兩全,禍福機關何暇計及。”老道人又呼︰“千歲,段小姐將至了,

    你到廟中等待方好。”狄爺、石將軍听了,一同謝了道人,辭別他回到廟中。

    只聞眾道士說︰“蘆台關二位小姐到來進香。”狄爺二人隱于殿後,只見兵丁

    數十人擁護,使女排開禮物焚起香燭。只見二位小姐進上大殿中,一同恭身下跪,

    吩咐屏退從人去了。二人各有稟祝。狄爺早听段小姐祝言︰“弟子段紅玉,只因大

    宋來征伐,奴用法困了大宋將兵已有五月余,後至楊門王懷女帶來小將軍狄龍,與

    奴許下婚姻之約。但兩為敵國,父親不允投降,至婚姻蹉跎未遂。今藉漢相威靈扶

    持得遂,情願重修廟宇,再塑金軀。”此時,狄爺一一听得明白,暗暗大悅,登時

    想起老道之言。小姐正參神已畢,忽聞內廂咨嘆之聲,靜听口口聲聲哭叫“狄龍兒

    子”,心想︰“莫非是宋元戎狄青到來此山進香?他的言辭正是中國之音,莫非狄

    公子困于陣中,是以前來叩訴神明保護?”正想之間,又聞呼聲︰“元帥不必憂心,

    死生皆由天命,公子雖然困于陣中,倘楊家穆桂英一到,可破此陣了。”又聞︰

    “雖然如此,但父子天性,我怎能放心?穆桂英不知何日到來破陣。”又聞說︰

    “昔日蒙雲關段小姐與公子兩下訂了婚姻,因何至今不見回音?這事小弟不明。”

    只聞說道︰“這是我狄青沒有造化。被不肖子狄虎在戰場之上羞慚了她數言,將小

    姐氣走了,是以姻緣不就。苦當時錯了這個機會,方才有妖僧布陣之強,困了我兒

    與眾將,至今不知生死,無奈前來望救于神聖的。”

    此時段小姐听了,又驚又喜,說︰“此人原乃宋元帥也。我何不面見他,救了

    狄公子成就婚事。賢妹,你道如何?”王蘭英說︰“姐姐既言此人乃狄青,正是機

    會不可失的。”小姐遂進後廂,呼聲︰“千歲,段紅玉在此。若肯施恩,願即歸降,

    同心協力征南,先去破了純陽陣搭救公子,後勸父一同歸宋建立奇功,不知千歲意

    下如何?”狄爺大喜,說︰“小姐既是真心歸降,離卻叛黨,實為可喜。本帥成功

    回朝奏知聖上,你父兄一門受封。但今小姐破了此陣救出眾將為要。”小姐說︰

    “千歲放心。奴一到王和尚那里,此陣必破的。”狄爺帶喜說︰“如此甚好。請小

    姐與本帥回營,好去破陣。”小姐說︰“千歲請先回營。外面奴同來參神的乃結義

    妹子蘆台關公主。奴在此關有月余,如今與她回去辭別她父母,然後再來破陣。”

    狄爺說︰“眾將與小兒陷于陣中,度日如年,萬勿遲回方好。小姐既去,不知幾日

    回營?”小姐說︰“奴計蘆台關、蒙雲關一百五十里相隔,奴不過三天趕回破陣。

    千歲不必吩咐,奴自然速至的。”說完,拜別狄爺,轉出外廂,與王蘭英說知,一

    同坐轎而去。有狄爺對石玉說︰“賢弟,今得神聖靈感,蠻女投降,你我且謝神聖

    罷。”二人轉出拜畢,又向小蓬萊辭別老道人下山。次日,方同回營。

    王元帥調回各路去的孟定國、高明、楊唐二千兵與五十名巡山小軍,續接而回。

    狄爺將進香得遇老道人指點、段紅玉允降情由說知。王元帥說︰“她既投降,何不

    與她同回營?”狄元帥說︰“雖允降,只要回至蘆台關辭別王蘭英父母,是以不得

    同來,大約三天她就到了。”王元帥大喜︰“小姐既降了,不待穆桂英到來,此陣

    可破。但她進陣必要兩人的

    不表宋營議論。再說段紅玉在廟祈神,遇見狄元帥當面許她歸降,滿心欣悅,

    二人說說笑笑已回至蘆台關。小姐忽然想起一事︰“想這王蘭英已然與我結拜姐妹,

    但要這三顆陰沙方能破陣。但此乃她隨身至寶,此寶神通廣大,祭起神鬼不能近,

    豈肯容易與我去破陣?”又思需兩人進陣,方得照應。思思量量,不覺回關。進至

    官房,二人更衣坐下,宮女奉上香茗。段小姐開言說︰“破陣法寶首用陰沙,不知

    賢妹肯借與愚姐一用否?”公主說︰“姐姐,你一心要去救出狄公子,借此寶貝,

    但此顆寶沙,鎮守蘆台關全憑此寶。雖然借你一用即可,倘一失去,非同小可,奴

    實放心不下。但與你姊妹之情,焉能不成全姐姐姻緣之事?不苦與你同去,又得助

    姐姐一臂之力,又免奴擔心,豈不為妙?”段小姐听了大悅,說道︰“若得賢妹如

    此用情,真乃厚交過于同胞。”公主說︰“雖然如此,但不可泄露風聲,倘被父王

    聞知,其罪不小。只要如今想一個脫身之計方為穩當。”小姐說︰“此何意也?”

    公主說︰“明日必須稟知父王,只說蒙雲關失機,姐姐前來特為請救,要我同往返

    敵。大王若允,那時與你同去,不允,才借寶沙與你用罷。”段小姐說聲︰“有理。”

    不覺天色已晚,各自安歇。次日五更,天尚未明,二人梳妝,一同上殿。

    又說這王凡,生得身材魁偉,頦下一把胡須,使一柄九環大刀,一百二十斤,

    坐下一匹獺象,有萬夫莫敵之勇。自從依智高反叛,他未曾挫敗一陣,實為頭功,

    是以蠻王封他為常勝王,命他鎮守蘆台關。此日在殿前商議軍情,忽左右報說︰

    “公主到來。”言未了,公主、小姐一同上前行禮。王凡見女兒與一青年女子在階

    下見禮,便問︰“吾兒與那位姑娘免禮。此位是何人?”王蘭英說︰“父王,這女

    子乃蒙雲關段小姐,昨天前來求救。他關被宋人攻打甚急,要女兒同往相助。兒念

    著金蘭之誼,實欲前往相助,但不敢自專,特來稟知父王。”不知王凡允否,下回

    分解。


如果你對五虎平南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五虎平南》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