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草部中 貝母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陳嘉謨 書名︰本草蒙筌

    味辛、苦,氣平、微寒,無毒。荊襄多生,苗睫青色。葉如大麥葉,花類豉子花。近冬采根,曝干听用。有瓣如聚貝子,故人以貝母名。黃白輕松者為良,油黑重硬者勿用。去心咀片,入肺行經。消膈上稠痰,久咳嗽者立效;散心中逆氣,多愁郁者殊功。仲景治寒實結胸,刺小陷胸湯,以栝蔞子黃連輔斯作主。(因味辛散苦瀉,故能下氣,今方改用半夏誤也。)海藏療產後無乳,立三母散,用牡蠣知母尊此為君。(煮豬蹄湯調服。)足生人面惡瘡,燒灰油敷收口。產難胞衣不出,研末酒服離懷。時疾黃膽能驅,赤眼膚翳堪點。除疝瘕喉痹,止消渴熱煩。 又丹龍楮系獨顆瓣無分拆,儻誤煎服,令遍身筋不收持。藍汁黃精,合飲即解。

    (謨)按︰世俗多以半夏有毒,棄而不用,每取貝母代之。殊不知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半夏乃太陰脾、陽明胃經之藥,何得而相代耶?且夫咳嗽吐痰、虛勞吐血咯血、痰中見血、咽痛喉閉、肺癰肺痿、婦人乳難癰疽及諸郁證,此皆貝母為向導也,半夏乃為禁用。若涎者,脾之液也。美味膏粱炙 大料,皆生脾胃濕熱。故涎化稠粘為痰,久則生火,痰火上攻,故令昏懵不省人事,口噤偏廢,僵僕蹇澀不語,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則束手待斃矣。


如果你對本草蒙筌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蒙筌》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