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草部下 預知子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陳嘉謨 書名︰本草蒙筌

    味苦,氣寒。無毒。出淮南及漢黔諸州,系藤蔓附大木直上。葉三角綠色,背淺面深;實五月作房,生青熟赤。子藏房內,六七多枚。如皂角子褐斑,似飛蛾蟲光潤。欲求極貴,因得甚難。取二枚綴衣服領中,遇毒物則有聲側側。能先知覺,故有此名。服須去皮,研細湯下。殺蟲誅蠱,諸毒並驅。根搗水煎,獲效尤速。

    味苦,氣寒。有小毒。一雲氣熱。無毒。沃壤多生,平澤亦有。氣作豬臭,故名。(此草多生江東,其處語言呼豬為 ,呼臭為 ,因其氣類,故此名之。)五六七月采收,(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並宜收采。)枝葉花實俱用。(惟去粗睫。)密酒層層和灑,九蒸九曝完全。細末研成,蜜丸豆大。早起空腹吞服,酒下多寡隨宜。療暴中風行邪,口眼斜者立效;治久滲濕痹,腰腳酸痛者殊功。搗生汁服之,主熱 煩滿。服多則吐,惟少為宜。

    (謨)按︰此草處處俱生,視之多有異狀。金稜銀線,素根紫 。對節生枝,方梗圓葉。

    如式修制,服誠益人。百服則耳目聰明,千服則須發烏黑。追風逐濕,猶作泛閑。古方每竭贊揚,深功難盡著述。可見至賤之類,卻有殊常之能。醫者不可因賤而不收,病家亦勿謂賤而不制服也。


如果你對本草蒙筌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蒙筌》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