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木部 淡竹葉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陳嘉謨 書名︰本草蒙筌

    味甘、淡,氣平、寒。陰中微陽。無毒。竹類頗多,難指何是。惟嘗筍味,淡者為然。 竹、雷竹、水竹,味淡兼甜,治病第一。 竹、 竹,味皆純淡,采用亦宜;苦竹、紫竹,苦辣而羶,不堪入藥。東坡甦公雲︰淡竹者對苦竹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跡此觀之,足可征矣。逐上氣咳逆,喘促,退虛熱煩躁不眠。專涼心經,尤卻風痙。(一種草類如鐵線,睫似嫩稷,葉長尺余,亦名淡竹葉,俗多采,利小水,治喉痹等證並神效。)根止消渴神明,輕身益氣。皮茹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黃皮。主胃熱呃逆殊功,療噎膈哎噦神效。

    敗船茹原亦竹皮刮下,大 用程漏處極多。取干煮之,亦止諸血。燒取竹瀝,與荊瀝同。橫鋸截尺余,直劈作數塊。兩磚架起,緊火中烘。瀝從兩頭流出,少加姜汁調服。(每瀝一杯,加生姜自然汁二匙。)卻陰虛發熱,理中風噤牙。小兒天吊驚癇,入口便定;婦人胎產悶暈,下咽即甦。《衍義》雲︰胎前不損子,產後不得虛。止驚悸,卻痰涎。

    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達;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驅。但世俗反以大寒,置疑不用。殊不知系火 出,又佐姜汁,有何寒乎?竹肉狀如肉臠,每生苦竹枝上。雞蛋般大,生啖毒多。戟人喉顙來紅,且令爪甲變黑。須灰汁煮煉三度,然後依常菜食之。殺三蟲,破老血。別有功效,人未盡知。竹蓐惟盛夏間,狀類鹿角色白。系慈竹逢雨滋潤,每滴汁著地發生。同赤白治驗。節內黃粉,即天竺黃。(俗雲天竺國生,非也。)旋飛塵沙結成,老竹間或可得。形類黃土,一名竹膏。

    治小兒急慢驚抽,療肥人卒暴風中。鎮心明目,解熱驅邪。竹筍發氣托痘瘡,更止消渴利小水。

    桃竹筍苦有毒,(賴筍不成竹者,俗謂頑筍是也。)用搗成膏;六畜皮肉生蛆,納入盡出。灰汁煮才可食,不爾亦戟人喉。更有仙人杖味咸,是筍成竹時立死。色黑如漆,收宜夏初。惟苦 竹多生,專生噦氣嘔逆。大人翻胃反食,以虱入腹為病。狀如癥瘕,煮服即除。


如果你對本草蒙筌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蒙筌》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