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酸,氣寒。無毒。一雲小毒。種顏色五般,地出產數處。初皆石全憑煉就,其極精無越晉州。(屬北直隸。)畏麻黃,惡牡蠣。為使甘草,凡用俱同。 白礬治病證多能,生隨重輕應變。並研細末,任作散丸。去息肉鼻竅中,除痼熱骨髓內。劫喉痹,止目痛,禁便瀉,塞齒疼。洗脫肛澀腸,敷膿瘡收水。稀涎散同皂莢研服,葉風痰通竅神方。蠟礬丸和蜜蠟丸吞,平癰腫護膜要劑。久服損心肺傷骨,為醫亦不可不防。 黃礬(一名雞矢礬。)
理潰癰生肌,鍍金家難缺;(一說︰投苦酒中涂鐵,皆作銅色,但外變而內質不變。) 黑礬(即皂礬。)涂皓發變黑,染皮者要多。 綠礬亦主瘡科。 紫礬可制砂汞。
絳礬燒之赤色,《本經》但載虛名。 金線礬紋縷有金絲,治瘡追毒。 柳絮礬輕虛如綿絮,止渴消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