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芳草部 藿香

類別︰子部 作者︰清•楊時泰 書名︰本草述鉤元

    嶺南頗饒。所在亦有。二月宿根再發。亦可子種。七月擢穗作花。子似茺蔚。五六月擢穗時。采睫葉曝干。可著衣中。用充香草。超時則性緩無力。(之頤)潔古東垣惟用葉。取其敷布宣發。

    x葉 x 陽明經。主正氣。去惡氣。助胃氣。開胃口。止霍亂。定嘔逆。及心腹痛。散寒濕暑濕。郁熱濕熱。蘊積邪熱。並風熱燥甚。並治外感寒邪。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消風水毒瓦斯浮腫。及山嵐瘴氣。不伏水土。寒熱作瘧等證。飲酒口臭。煎湯漱之。方書治脹滿消癉。中風反胃。傷暑頭痛。發熱眩暈。酒毒黃膽。中寒中濕。中氣中惡。積聚痰飲咳嗽。關格。心痛胃脕痛。痿盜汗。不能食。瀉泄滯下蠱毒。溫中快氣。療肺虛有寒。上焦壅熱。(一語是一氣合說 好古)行氣入肺。功專脾胃。(門)本芳香開胃助脾之劑。但入發散藥則快氣。入補脾藥則益氣亂于腸。遂作霍亂。致亂正氣者惡氣耳。藿虛燥芳馥。(方入群不亂義。立定其亂。因名曰藿。方之奇方急方。劑之宣劑木瓜砂仁。治吐瀉轉筋霍亂。

    得 吐 補肺。入黃 四君子湯則補脾。入桂苓甘露飲治中暑吐瀉。升降諸兩。為末。每以白湯點服一錢。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

    ﹝論﹞藿香二月苗。七月穗。夏時未穗先采其睫葉。遲則性緩而無力。其味先辛次甘。

    是火土之氣歸于燥金。金仍歸土。由火親土。而火氣即已宿于乎土。所以能助胃氣。開胃口正氣而去惡氣也。蓋胃之氣上致為之不開。此味由燥金之氣。

    以敷 即中 亦堪定以正氣而還返之。要當就由火歸土之義。以求其功用。非恃有也。夫天地有大橐龠焉。為宣布。為蓄藏。當宣布之極于外。而其中中而不知也。是物賦有大火之精氣。則其處。是天地之而取此味之定亂者。又豈以偏勝為功哉。要知陰陽橐龠。總藉土為轉關。故不能離土。且六氣必以火為主。而火游行于六氣之中。必以土為歸。因陽火三陽。而脾土亦為之行氣于三陰三陽。此可識火雖治嘔吐。若中焦火盛熱盛。及邪實作嘔作脹者。並禁。(仲淳)

    ﹝辨治﹞自種者良。揉之如 香氣者真。薄荷香者非也。水洗去土梗。用葉。


如果你對本草述鉤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述鉤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