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御米。秋種冬生。葉如白豆。三四月抽苔結苞。花開則苞脫。花如仰盞。凡四瓣罌在花中。長一二寸。須蕊裹之。上有蓋。下有蒂。宛如酒罌。中有白米。極細。可煮粥和飲食。(故名御米)其殼入藥甚多。而本草不載。知古人未之用也。今園丁蓄罌粟子。每于中秋夜半下種。其苗出土。不逾數日。所雲秋種冬生。事未盡然。或地利各殊。故先後不一乎。御米。氣味甘平。性寒。主行風氣。逐邪熱。治反胃胸中痰滯。(頌)多食利二便。
動 錢 x殼 x 味酸濕。氣微寒。斂肺澀腸。止瀉痢。(日久腹中無病者)固脫肛。治遺精。久咳。止心 治嗽 粟殼 食而 咳 臥時白湯下。
﹝論﹞罌粟秋種冬茁。由金而趨水以生。秉收氣以固脫。故能入腎而治骨病。至于咳嗽滯下 用芎 肝木 乳香盞落散(以粟殼為君)之類是已。就頭風一證。不可推類以盡粟殼之用乎。
凡瀉痢遺精。濕熱方盛。而誤用之。或腹痛不可當。或攻入手足骨節。腫痛不能動。或遍身 可不慎哉 ﹝修治﹞以水洗潤。去蒂及筋膜。取外薄皮。陰干細切。以米醋拌炒入藥。亦有蜜炒蜜炙者 阿芙蓉 相傳為罌粟花之津液。氣味與粟殼同。止痢功勝粟殼。但忌常服。久反無驗。
且傷耗陰液。雖提助精神。而損折人壽。宜切戒之。
小兒痘瘡。行漿時泄瀉不止。用五厘至一分。未有不愈。他藥莫能逮。
忌醋。令人腸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