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菜部 茴香

類別︰子部 作者︰清•楊時泰 書名︰本草述鉤元

    寧夏出者。大如麥粒。輕而有細稜。為大茴香。他產小者。為小茴香。自番舶來大如柏實。裂成八瓣。瓣核如豆。褐色味甜。曰八角茴香。即舶茴香。

    x子 x 氣味辛香。大甘微苦。性溫。陽也。浮也。入胃腎二經。兼入心小腸膀胱經。開胃下氣。止嘔吐。暖丹田。為補命門不足之藥。主膀胱冷氣痛。及小腸氣。並腎勞 疝陰痛少腹痛。方書治腰腹脅痛泄瀉。積聚傷飲食虛勞咳喘呃逆。諸逆沖上惡寒。水腫霍亂腳氣滯下。小便 陽 治膀胱 相合。

    辛溫。又古方治疝。多下咽。六腑為炒茴香。得川霍亂腹痛吐 同研煎湯。調五炙糯米糕蘸食 漸至心下。

    睡而不寐。

    肝疝也。肝三月安。

    一兩。(炒。候黑服三錢。入羊石子不得作聲。小便大利用五苓之義推之。腎腰痛如刺。八角茴香茴香小茴香各三錢 痛。舶茴香杏仁各痛。茴香晚蠶沙等小茴香末各一兩 如梧子大。每服五錢。鹽酒調服。神﹝論﹞茴香本宿根。深冬生苗。盧氏所謂回陽于剝之時。正東垣所雲補命門不足也。其味始 陽。此于火腑 乃反其始 小腸之脈下 睪腫大。謂本主上焦陽 以透寒水之 越胃陽之合 即太陰陽明 水也哉。其又入所謂上下經之通 之氣暢。而疝有濕熱。不宜用。不熱。是初起即宜用之矣。

    陽虛。就外淫論。固未有至陰中之陽轉郁。遂病經以責效哉。又此味所療如腰痛泄瀉積聚虛勞腹痛諸證。亦藉其致火于水。

    以益腎中之元陽。第與附子補陽除濕凡胃腎多火。陽道數舉。得熱則嘔者。勿服。(仲淳)小腸膀胱有熱者。投之增疾。小茴性平 ﹝修治﹞隔紙焙燥。研極細。八角者亦同此治。得酒良。上行宜酒炒黃。下行鹽水炒用。


如果你對本草述鉤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述鉤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