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處有此種。以蜀產結于鹽膚木上者。乃良。鹽膚子木上。五六月有小蟲如蟻。食球。(猶蠟蟲之作蠟)初甚小。漸漸堅。大小圓長不等。中有細蟲。山中人霜降前采取。
殺貨之。法釀過者。名百藥煎。
味澀而苦酸。氣平。氣薄味濃。斂也。陰也。入足少陰厥陰手太陰足陽明經。斂肺降火。
化 療 膚 木葉 乃蟲 功。(佐他藥 其氣寒 洗楊梅 看。待發缽日中曬 一切膠痰。
大抵陰氣虛。而陽因僭于土。則風淫。此味金本水氣以收之。錄方如下。神效驅風散。
治風 兩半 疳。
子白 在外 陰氣虛而陽因散于下。則氣脫。茲味水借金氣以收之。錄方如下。虛勞遺濁。玉鎖丹。
治腎 倦食 鹽湯 上燻 丁香 汗髒 ﹝論﹞ 五倍子乃鹽膚木上之蟲所造。鹽膚木即鹽膚子之木。曰鹽膚者。以子中有核如腎形 凝咸 其主 由于金 矣)何以 而不能盡 苦味以至 于上。則于外也。)如以收之。(如歸于水。則此。故樓全極下乎。抑燥收性味。原與歸于至陰者不相戾。故金得水以致其用。水得金以宅其元。陰精奉之而上。
收氣肅之而 其性燥急而專收斂。凡咳嗽由于風寒。抑或肺火實甚者。忌。瀉痢非大腸虛脫者。亦忌。
( ﹝修治﹞ 蜀中者佳。去蟲。湯藥生用。丸藥略炒。染須用者。炒至煙起。以濃茶潑之。
再 x百藥煎 x 釀法。取五倍子為粗末。每斤以真茶一兩。煎濃汁。入酵四兩。擂爛拌和。器缸中 之。待發起如面狀。即成矣。又法。五倍子一斤研末。酒曲半斤。細茶一把研小蓼汁調勻。入缽中按緊。上以長稻草封固。另用籮多著稻草。將藥缽坐草中。蓋以稻置淨處。一七後。看藥上起長霜。則成矣。兩法俱捏作丸或餅。曬干收用。
氣味酸咸……面鼻疳蝕。
帶余甘。治上焦聚于一處而利下。
大。時時干咽數丸每噙服一丸。牙效。便血。百藥百藥煎車前子 染須發。百藥夜。洗去即黑。
﹝論﹞ 五倍子以酸澀苦。為下歸于水之性。夫澀味金也。歸水者。原不離于金之母氣。
至釀造輕浮。則于上焦熱病。誠為對待之劑矣。觀治傷暑者。以百藥煎為君。非以心包絡之熱。上病于肺之元氣故乎。然則心肺相刑以為嗽者。何以方書不見多用。得無以其澀而未敢輕投乎。至療膈熱消渴。亦以為君。則此味為上焦熱渴之的劑。固不能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