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獸部 獸部

類別︰子部 作者︰清•楊時泰 書名︰本草述鉤元

    鼠類。屬水。其皮毛戟刺如針。屬金。見鵲則仰腹受喙。火煉金。其氣相制也。

    x皮 x 氣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五痔陰蝕。下血不止。痔痛有頭。多年不瘥。止腸毒下血。

    療腹痛疝積。(並燒灰。酒服之。)止衄。(燒灰。綿裹塞鼻。)療反胃。(燒灰酒服。或煮汁。

    或五味淹炙。食此物。開胃氣有功。其字從胃。深有理。)治胃逆。

    ﹝論﹞ 皮之用。專于大腸。故療痔病為多。夫痔所受病者燥氣。為病者濕氣也。或又曰。胃熱也。何以明之。蓋陽明燥金。以其陽盛趨陰。而陰氣不能與之合。故為燥。人身身半以下屬地。陰氣主之。或因房勞勞力。虛其腎陰。則燥者益燥。更由胃中酒食積毒。歸于大腸。以乘其陰虛之燥。則燥隨化火以傷血。是謂收氣不得職。致經脈橫解。濁氣污血。

    流注肛門。其始本燥與熱合也。而熱因與濕合。所謂濕氣者。由陽不得真陰以收。既淫而為熱。即陰不得真陽以化。更淫而為濕。以故痔初起顯燥證。有便澀作痛之情。漸顯濕證。有腫痛堅塊之患。然則燥者病之本。濕者病之標。而熱則病于標本之中也。夫熱之合于燥也。

    為氣傷。其合于濕也。為血傷。如腸中止有濕熱。止病于下血而已。惟濕熱本于燥。腸頭斯有堅塊。至于作痛者。熱因燥乘。風因熱化。而更蓄于濕以不得達。故大痛也。久之破而為漏。亦此之由耳。(濕圉其燥熱風之氣。則潰腸以出。治之宜兼破氣藥。又忌過用苦寒。蓋用寒過劑。則真陽益病。而濕愈不行。)方書雲痔初成漸大。便澀作痛者。宜潤燥及滋陰。

    嗣如肛門下墜。便血而疼痛堅硬者。宜清火滲濕。或紫色疼痛。大便虛閉作癢。宜涼血祛風。

    疏利濕熱。又或腫痛堅硬。後重墜刺。便難者外宜燻洗。內宜宣利。合而參之。初起之治。

    緩而先本。後此三證。熱勝則腫痛。濕勝則堅硬下墜。皆當急而救標。本標之治。節次不爽。

    乃免穿腸潰決之患矣。 皮于諸痔無不逐群劑以奏功。繆氏謂 屬水。其皮得堅金之氣。而和血于大腸。故治五痔陰蝕有專功。

    凡食其肉。當去骨。誤食令人瘦劣。諸節漸小。(仲淳)

    ﹝辨治﹞ 豬蹄者良。鼠腳者次。取皮入藥。燒灰。或炙黃。或炒黑。或水煮。任入湯丸。


如果你對本草述鉤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述鉤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