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敗
卻說俞廷玉問話將︰“誰處可投?”廖永安數出多人,俱是貪財好色的,那里
是英雄出世之主。趙庸說︰“我聞和陽朱公,仁德無雙,英雄蓋世,且將勇兵強。
若是投他,他必來救應,可解此危,諸公以為何如?”眾人齊聲道︰“好!”因作
書,遣人求救,不題。
且說太祖,一日與諸將會議,說︰“此處雖得暫駐,然後群雄肘腋,非用武之
場,必擇地方可攻守。”馮國用說︰“我看金陵乃龍盤虎踞,真聖主之都,願先取
金陵,以固根本。”太祖說︰“我意亦欲如此,但渡大江,必須舟揖,且錢糧不濟,
奈何!”正商議間,忽報巢湖俞廷玉等遣人持書來見。太祖拆開看本,書中說道︰
巢湖首將俞廷玉,並男通海、通源、通淵;稗將廖永忠、永
安、張德興、桑世杰、華高、趙庸、趙裁等,書呈朱主帥台下;
玉等向集湖濱,久聞仁德,冀居麾下,不意左君弼累以書招,恨
玉不從,率兵圍困,廷玉等,敢奉尺書,上干天威,倘振一旅,
以全萬人,所有戰艦千余,水兵萬數,資儲器械,畢獻轅門,以
憑揮令。誓當捐軀報命,伏維台亮。
太祖得書,與諸將會議,李善長說︰“久聞他們為水軍驍騎,今危急來歸,若
以兵去援,必效死力。且借之以取金陵,此天所以助主帥也。”太祖因召使者到帳
下,問他名姓。使者答道︰“名韓成。”太祖說︰“即陽發兵汝可為向導。”遂留
李善長、李文忠等守和陽,總理軍務。自率徐達、胡大海、趙德勝等,領兵四萬,
直抵桐城,進巢湖口。君弼因太祖兵到逃去,俞廷玉迎太祖入寨,備陳歸順無由,
蒙提師遠救,思實再生。太祖慰恤倍至,駐兵三日。忽報左君弼勾引池州城趙普勝
一支兵,截住桐城閘;一支兵,截住黃墩間。又引元將蠻子海牙,領兵十萬,扎住
江口,勢不可當。太祖大驚,因上水寨,登敵樓觀看.果見兵寨數里,施旗蔽天,
金鼓雷振。太祖顧徐達道︰“此君弼調虎離山之計.引我人湖,頓兵圍繞,奈何,
奈何!”胡大海答道︰“主帥勿憂。主帥可領眾將壓陣,臣願當先,只須此斧.可
破賊圍。”太祖說︰“不然,賊兵勢重,你我縱可沖陣而出,部下兵卒何辜,還宜
再思良策。”徐達說︰“必須一人密從水中上和陽,調取救兵,內外夾攻,方能出
去。”只見韓成說道︰“種將願往。”太祖即修書付與,吩咐速來,毋得誤事。韓
成出了水寨,抄巢湖口人江.從牛渚渡河,在水中行三日夜,方得上岸,直抵和陽。
見了和陽王,遞了太祖的書。李善長說︰“即須發兵去救!”傳令鄧愈為正元帥,
湯和為副元帥,郭英為參謀,常遇春為先鋒,耿炳文為掠陣使。吳良、吳禎、花雲、
華雲龍、耿再成、陸仲亨,皆隨軍听用,率兵五萬前進,其余將住,與朱文剛、朱
文遜、朱文英,率兵保守和陽。眾將領兵至江口,與蠻子海牙對陣。鄧愈列陣向前,
蠻子海牙急令番將二十員迎敵。尚未及前,先鋒常遇春挺槍奮擊,元兵陣上如摧枯
拉朽,那個敢當。鄧愈等催兵並殺,蠻子海牙大敗,遂過了牛渚渡。各部將士,都
去收拾元兵所棄馬匹、器械、糧草、輜重。止有湯和使帳下兵卒,只砍沿岸一帶蘆
葦、美草,使繩索一一縛成捆束,共約有千余擔。常遇春問說︰“要他何用?”湯
和對說︰“夜間亦可備明。”那時聚集船只,共計一千有余艘。鄧愈便令分為五隊︰
鄧愈居中,湯和居左,郭英居右,耿炳文壓後、常遇春當先,齊往巢湖進發。探子
哨知信息,報與趙普勝,普勝遂與左君弼說︰“你可領兵當俞廷玉輩內沖,我當領
兵拒常遇春等外患。”君弼自己整齊船只,截住桐城閘,不題。普勝領了大船五百
只,排開陣勢,遇春便挺槍來殺,兩下交兵。正是︰
浪疊千層龍噴海,風生萬壑虎吟山。
卻說那普勝的戰船高大,又從上流,亂把石炮打來,苗葉槍替那箭,像雨點的
飛去飛來。朱兵船小,又無遮蔽,不能前進。常遇春正在煩躁,只見湯和領了十數
只中樣大的船,船上皆把牛皮張定,那些箭石雖然來得猛密,粘著軟皮,都下水去
了。每船上用水手五十人,齊把那蘆葦、莽草點著,恰遇西北風吹得十分緊急,湯
和便叫眾軍放火。那趙普勝的船,都是蔑章竹篷,引火之物,朱兵火箭火炮,飛星
放去,便燒起來。風又大,火又緊,哈喀喇喇,把那二百余只船,不過兩個時辰,
焚毀殆盡。這邊眾將乘火奮擊,賊兵大亂。那普勝只得駕小船向西北上逃走。常遇
春恰從上流趕來,大喝一聲,把他的兄弟趙全勝,一刀砍落水內。普勝拚命的搖船,
徑投薪州徐壽輝去了。鄧愈叫鳴金收軍,共獲戰船七百余只,刀杖、器械不計其數。
鄧愈說︰“今日之捷,是湯和居首。”湯和拱手,說道︰“此是朱元帥天威,眾將
虎力,與和何干?”常遇春說︰“我早來見湯公,命軍卒束草,只說備明,豈知有
此大用。公何不早言之?”湯和說道︰“機謀少泄,恐反不成。”眾將稱善。鄧愈
說︰“兵貴神速,乘此長驅,種左君弼無備,一鼓可擒也。”便都即刻解舟,順流
而下。
此時太祖被困日久,苦無出圍之計,只見哨子來報,湯和等連破海牙、普勝等
寨,已將至桐城問了。太祖大喜,即同眾將登敵樓觀望,果然西北角上大隊人馬殺
來。太祖吩咐︰“我們便可從里面沖殺出去。”當下徐達、趙德勝、胡大海,共領
兵五萬,大小船約二千零四十余只,列成隊伍,竟沖出來。喜得左君弼船大,不利
進退,趙德勝便以小船對戰,操縱如飛。廖永安又繞出其後,兩下夾攻,君湖大敗。
永安直追至雍家城下,奈賊黨蕭羅,率眾舍命而來,箭石如飛蝗雪片,那永安鼻中,
中了冷箭,便叫道︰“大小三軍,更宜努力!”遂將身跳出船頭,死力督戰。便活
捉了蕭羅過船,敵人不戰而走。
卻說鄧愈所統大兵,未得人江,太祖船只尚擁溪內,彼此都無策可施。恰好大
雨連落十日,看那水勢滔天,廖永安喜說︰“乘勢越山可渡。”中間有一條大洞,
斷開山嶺,山脊上有清陽橋,這些小船盡皆過澗。太祖所坐戰艦,正憂難過,意欲
棄舟,另坐別船,永安吶喊一聲說︰“聖天子百神護衛,橋神自有靈效。”只見那
船倏忽間,烏雲繞轉如飛,從洞里穿過,一毫不差些須,遂人大江,與湯和等相會。
太祖備說了被困的事,且慰勞諸將遠征,吩咐筵宴稱慶,就與新來諸將相敘。欲知
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