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回  趙打虎險受災殃

類別︰集部 作者︰徐渭[明] 書名︰英烈傳

    第二十四回  趙打虎險受災殃

    那趙打虎見了耿將軍出陣夾戰,便叫道︰“對陣耿將軍,你也識得我的才技,

    我也曉得你是英雄,今日各為其主而來,不必提起。但或是混殺一番,也不見真正

    手段,你我都吩咐不許放冷箭,只是兩人刀對刀,槍對槍,那時方見高低,就死也

    甘心的。”耿炳文道︰“這個正好。”兩馬相交,斗了一百余合,自從辰牌直殺到

    未刻。天色將昏,那趙打虎便道︰“耿將軍,明日再戰才是。”耿炳文回說道︰

    “順從你。”兩個各回本陣去了。

    且說趙打虎來到陣中,對眾將說︰“我的刀槍並矛戟的手法都是天下第一手,

    誰想這耿家兒子都一一相合;倘得他做個接手,也是天生一對好漢。只可惜他落在

    別國,倒在此處做了對頭,奈何奈何!”心中悶悶不樂,這也不在話下。

    卻說耿炳文自回帳中,沉想那趙打虎人傳他吳國第一好漢,我看來真個高強,

    不知誰教導他得此手法。明日將何策勝得他,也正在沒個理會。只見軍中整頓出晚

    餐,炳文也連啜了幾杯悶酒,卻有一陣冷風,把炳文吹得十分股票。燈燭吹滅了,

    恍惚之間,忽有一個人來,叫道︰“炳文,炳文,我是你的父親。前日因你受了主

    公鈞旨,來此攻取長興,我便隨你在戰陣中。今日打虎這廝,好生手段,明日他必

    仍來搦戰,便可對他說︰‘昨日馬戰,今日當步戰。’他的氣力也不弱于你,待到

    日中,你可與他較拳,方可贏得;倘他逃走,你也不須追趕。”炳文見了父親,不

    覺大哭起來,卻被巡夜的鑼聲驚醒,卻是南柯一夢。在胡床上翻來復去,不得睡著,

    只听得雞聲嘹亮,東方漸明,炳文坐起身來,吩咐軍中一鼓造飯,二鼓披掛,三鼓

    擺列。不多時,趙打虎早到陣前溺戰。炳文一如夢中父親教導的話對打虎說︰“今

    日步戰如何?”打虎听了不覺大喜道︰“我的步戰法,那個不稱贊的,這孩子反要

    與我步戰,眼前這機關,落在我彀中了。便應道︰“甚好甚好!”兩人各下了馬,

    整頓了衣服,一東一西,一來一往,又約斗了六十余合。日且將中,那打虎便叫道︰”’

    我與你弄拳好麼?”原來這打虎當初是在五台山披剃的長老那里學了“少林拳法”,

    走遍天下十三省,五湖四海,處處聞名。因見天下多事,便留了頭發,投歸張士誠,

    圖做些大事業。他見馬戰、步戰俱贏不得炳文,必然是盡拿出平生本事,方可捉他。

    誰知炳文夢中先已提破,便應道︰“這也使得。”兩人便丟下了器械,正要當場,

    只見打虎說︰“將軍且慢著,待我換了鞋子好舞。”炳文口中不語,心下思量︰

    “鞋兒是甚結作,怎麼反著鞋兒,其中必有緣故,我只緊緊防他便了。”兩個各自

    做了一個門戶,交肩打背,也約較了三十余圍。那打虎把手一張,只見炳文便把身

    來一閃,那打虎便使一個飛腳過來,炳文心里原是提防,恰搶過把那腳一拽,打虎

    勢來得凶,一腳便立不住,僕地便倒。炳文就拖了他腳,奮起生平本事,把他墩來

    墩去,不下三五十墩,叫聲“叱”!把打虎丟了八九丈高,虛空中墜下來,跌得打

    虎眼彈口開,半晌動不得。陣中兵卒,一齊吶喊,扛抬了回陣去了。炳文飛跳上馬,

    橫戈直撞,殺入陣來。那打虎負痛在車子上,只教奔到湖州去罷。陣中也有幾個能

    事的,且戰且走,保了打虎前去,不題。炳文鳴金收軍進城,安慰了士兵。恰有水

    軍守將李福、答失蠻等,都領義兵及本部五百余人,至階前納降。炳文也一一調撥

    安置訖。正待定下戰甲,誰想那打虎腳上的鞋子,原拽他時,投入衣中,今卻抖將

    出來。炳文拿了一看,那面上恰是兩塊鋼鐵包成。炳文對眾校道︰“早是有心提防

    著他,不然那飛腳起來,豈不傷了性命!所以這賊子要換鞋子,可恨可恨!”一面

    叫寫文書報捷,不題。

    且說吳良同郭天祿得令來取江陰,那張士誠聞知兵到,便據秦望山以拒朱兵,

    恰被總營王忽雷奮先力戰。適值風雨大作,我軍便值上秦望山,殺得吳兵四處奔散。

    次日,便從山上放起火炮,直打人江陰城中,那城中四散烈焰的燒將起來。四門城

    上因近山邊,人難蹲立,朱兵便布起雲梯,徑殺進城,開了西門。張士誠慌忙逃走

    去了。遂以耿炳文守長興,吳良守江陰,捷到金陵。太祖不勝之喜,便對李善長、

    劉基、宋濂諸人說道︰“常州既得,失了士誠左翼,江陰、長興又為我有,塞住士

    誠一半後路……”正在府中商議,乘勢攻取事情,忽有內使到階前,跪說︰“我王

    有命,奏請國公赴宴,頃間便著二位王弟躬迎,先此奉達。”太祖回聲說︰“曉得

    了。”那內使出府門出訖,只見李善長、劉基、宋濂諸人過來,說︰“和陽王今日

    清主公赴宴,卻是為何,國公可知否?”太祖心中因他們來問,便說道︰“諸公以

    為此行何如?”李善長說︰“素聞和陽王有忌國公之心。今早聞說,置毒酒中奉迎

    車駕,正欲報知,不意適來以國事相商,乞國公察之。”太祖听說,便道︰“多謝

    指教,我自有處置。”府門上早報說︰“二位王弟到來,奉迎國公行駕。”太祖請

    進來相見,敘禮畢,便攜手偕行,吩咐值日將官只在府中伺候,不必迎送,更無難

    色。兩位王弟心中暗喜道︰“此行中我計了。怕老朱一人進宮,難道逃脫了不成。”

    一路上把虛言敘說了數句,將至半途,太祖忽從馬上仰天顛頭,自語了一回,若有

    所見的光景,便勒住馬罵二王,說︰“你等既懷惡意,吾何往哉?”二王假意連聲

    問道︰“卻是為何?”太祖說︰“適見天神說,你輩今日之宴,以毒酒飲我,必不

    可去,吾決不行矣。”二王驚得遍身流汗,下馬拱立,道︰“豈敢豈敢!”太祖遂

    逡巡而去。他兩人自去回復和陽王,說如此如此。三個木呆了一歇,說︰“天神可

    見常護衛他的。”自此之後,再不敢萌動半星兒歹意,這也不題。

    且說太祖取路而回,卻見一個潭中水甚清漪可愛。太祖便下了馬,將手到潭洗

    灌,偶見有花蛇五條,游來游去,只向太祖手邊停著。這也卻是為何,且看下回分

    解。


如果你對英烈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英烈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